許多人對職業的第一個想像是當老師。因為老師通常是僅次於家人、陪伴我們最長時間的職業。但是,隨著少子化現象發生,台灣的學生數量逐漸下降,連帶著老師、學校也都慢慢減少。這對有志於教育的準教師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不過也有很多人決定走向其他的路,謝承志就是一例。
謝承志跟許多立志當老師的人一樣,因為從小就喜歡與人聊天、分享,所以很早決定自己要當個作育英才的老師。大學時,他選擇幼兒教育,因為他視為偶像的作家黃春明曾經這麼說:
臺灣的教育要改變大人已經不可能了,教育要好就要從小朋友開始教起。
成為老師的前夕,他決定放棄
進入學校當老師的夢想,在謝承志到學校裡實習時被動搖了。
「跟學生聊天、教學都沒有問題,但我發現我的個性不適合『朝八晚五』的生活,限制太多了,我覺得對教學的熱情會因為這些框架消退。我不希望這樣。」也因為這樣的堅定想法,實習完的他直接放棄參加教師檢定,「覺得沒有需要。」
對一般教育體系出身的教師而言,教師檢定是被學校聘用為老師的基本門檻。唯有通過檢定拿到教師證,才有當學校老師的資格。謝承志在22歲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我想要能夠接觸到更多人的生活,而不是鎖在學校裡。」
做自己喜歡的教育
畢業後的他,在老師的引介下回到家鄉台南,因為自己有過語文競賽的得獎經歷,他先去當高中學生的藝文性社團的指導老師。另外也因為大學時打工教過高中的補習班,學生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壓力太大,他並不喜歡,所以他接下小學的才藝型教育,幫助孩子練習寫作和表達的能力。
此外,因為他選擇這樣的生活,他有更多時間投入自己喜愛的藝文推廣。他參加很多作家、藝文界人士舉辦的座談會和新書發表會,與作家們熟識之後,開始有機會邀請他們到台南演講,「太多藝文講座都只在台北,很希望也能把這些機會帶到台南這個本身就很有故事的城市。」後來他甚至成立的工作室,自己兼任主持,他笑著說,這也是一種想要延續藝文跟文創的使命感吧。
現在27歲的謝承志認為,教育需要有人投入,但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不需要侷限在體制內,尤其是現在缺額太少,能發揮的也很有限。如果你也想為下一代的教育盡一份力,卻苦於當老師需要面對的艱困環境,也許謝承志的故事可以給你一些新的想法:跳脫體制的框架,教育還有很多可能。
你一定也遇過的這些問題,看看學長姊都怎麼處理,幫你思考自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