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稱近代建築三大巨匠之一的美國建築家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與日本曾經有很深的淵源。1923年竣工的舊帝國大飯店,是萊特在日本最大的代表作。當時矗立東京皇居對面的舊帝國大飯店,佔地三萬四千平方米,平整優雅,寬大恢弘,可說是世界絕無僅有的名建築。
1867年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萊特,父親是牧師,母親是教師,家教嚴謹。熱心教育的母親自小給萊特玩各種積木,培育他對造型的特殊感性。萊特曾說:「關於設計,三角是我的基本,四角代表完全,圓則代表無限。這些形狀排列組合變成三度空間,就會激起我的創作靈感,也是我遊玩的對象。」萊特初期的作品一反當時流行的華麗歐風,走簡約素樸的路線,乍看彷彿立體積木。強調水平線的建築與大地相連,是萊特創造的大草原風格(Prairie style),開啟了美國建築新紀元,受到各方激賞。
![美國建築家萊特(圖/維基百科) 美國建築家萊特(圖/維基百科)](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4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15056_U14263_M485217_c754.jpg?itok=XF78CIO_)
1910年代,在美國建築界已經享盛名的萊特,卻因個人緋聞受到社交界排斥。熱情的萊特愛上委建對象的夫人瑪默,已婚的二人終於情奔,萊特的聲譽因此一落千丈。萊特輾轉歐洲之後回美定居,又同瑪默生了兩名子女。某日半夜,家僕突然發狂,用斧頭砍殺瑪默母子及四名助手,再放火燒毀邸宅。萊特本人正好出差芝加哥,倖免於難。
公私皆陷於人生谷底的萊特,接到舊識即帝國大飯店總長林愛作邀約,為飯店設計新建築。1917年萊特毅然離開傷心地,渡海前往日本。
二十世紀初的日本,正是對內發展對外擴張的帝國主義全盛期。萊特對於當時代表日本帝國的建築,投注極大心力。從飯店外部的一磚一瓦,到內部的裝潢家具,全都由他自己挑選設計。自1919年開工後,萊特求好心切,屢次變更設計,令工期不斷延後,預算更膨脹六倍。萊特堅持的完美主義,終於超出飯店資方的忍耐限度,1922年與他中途解約。
壯志未酬悔恨交加的萊特,只有收拾行囊黯然返美。剩下未完的工程,就由他在日本的愛徒遠藤新(1889-1951)接手,依萊特的設計圖建設完成。就在飯店落成典禮那天,竟然發生日本史上最大的關東大地震,死傷逾十萬人。但是,在周圍建築皆成瓦礫或燒毀的狀況下,帝國大飯店幾乎毫無損傷,證明萊特設計成功。震災二週後,萊特才接獲遠藤新的報告,據說他欣慰激動不已。二次大戰末期,東京屢遭美機空襲,帝國大飯店曾有百分之四十被毀,其後也精心修復如前。
![左起遠藤新、萊特和林愛作(圖/維基百科) 左起遠藤新、萊特和林愛作(圖/維基百科)](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4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14230_U14263_M485211_fca9.jpg?itok=4U7FDQUT)
名符其實代表日本建築最高峰的舊帝國大飯店,在1968年卻因地盤下沉,建築物老朽化和客房太少不敷使用等原因,決定拆除,另在原地建新館。。雖然眾生婉惜,甚至有人發起大規模反對運動,還是挽回不了它的命運。不過,萊特設計的玄關(大廳)部分,結果花費十數年時間,被遷移到愛知縣犬山市的野外博物館明治村,完整再現建築原貌。
![明治村帝國大飯店外觀(圖/ 秋禾攝影) 明治村帝國大飯店外觀(圖/ 秋禾攝影)](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14230_U14263_M485210_2792.png?itok=3c-_U8BH)
今天,只要到過博物館明治村,沒有人不被這一座「帝國大飯店中央玄關」的莊嚴美麗震攝。大廳中央挑高三層的天井四周,環繞一個個高低不同的空間。由中央樓梯或左右迴旋樓梯走上去,都展現不同的視野和風景。迴廊和牆柱上,雕刻的大谷石和鏤空堆疊的紅磚,透出金黃的光芒。各種幾何圖樣的門窗,彷彿是一幅幅精心打造的壁畫。觀光客在大廳自由穿梭,或是上二樓喫茶室,坐在萊特設計的椅子,享用甜點輕食。依稀可以想像,近百年前冠蓋雲集的帝國大飯店風貌。
![(圖/秋禾攝影) (圖/秋禾攝影)](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53904_U9180_M485373_4ec2.jpg?itok=CcncVXGP)
![(圖/秋禾攝影) (圖/秋禾攝影)](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53904_U9180_M485374_65a2.jpg?itok=VMnH1Kuc)
![(圖/秋禾攝影) (圖/秋禾攝影)](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53904_U9180_M485375_c336.jpg?itok=Jui6wxH_)
就在萊特建築帝國大飯店同時,他還著手設計了另一棟校舍傑作,就是1997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的史蹟—自由學園明日館。
位在東京池袋住宅區當中的自由學園,是1921年由教育家兼《婦人之友》雜誌創辦人羽仁吉一夫妻開創的私立女校。當初羽仁夫妻推動自由教育的熱情,打動了當時正在指揮帝國大飯店工事的萊特。透過萊特暱稱「My son」的助手,即東京帝大建築學科畢業的遠藤新搓合,萊特以據說很低的價碼,接受了自由學園的設計工作。大師為了幫羽仁夫妻節省經費,還撿了一些帝國飯店用剩的磚石來補校舍牆角,十分有人情味。
![(圖/秋禾攝影) (圖/秋禾攝影)](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53904_U9180_M485376_0cb3.jpg?itok=9k4qdL66)
萊特與帝國大飯店解約返美時,自由學園也尚未竣工,終究由遠藤新代他完成。基本上,自由學園的西邊和中央是由萊特主導,東邊則由遠藤蓋成。不過整體建築遵循萊特原始設計,調合一體。低緩平整的校舍和互相串連的空間,是萊特一貫主張的大草原風格。門窗和牆上鑲嵌複雜的幾何圖案,表現萊特典型的直線構圖。厚重的教室桌椅和別緻的餐廳吊燈,亦由萊特親自設計。自由學園整體雖然不大,內外格式卻完美統一,呈現羽仁夫妻「外表素樸‧內在豐富」的創校理念。
![(圖/秋禾攝影) (圖/秋禾攝影)](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31037_U9180_M485245_cd6b.jpg?itok=a5QewT3F)
![(圖/秋禾攝影) (圖/秋禾攝影)](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53904_U9180_M485377_b4df.jpg?itok=eQsU1nel)
![(圖/秋禾攝影) (圖/秋禾攝影)](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0/20181220-053904_U9180_M485378_b242.jpg?itok=NKpvrv3I)
鑑於使用空間不足,數年後遠藤新又應校方要求,在隔街的空地蓋了一座萊特樣式的大禮堂。1934年,自由學園因擴大招生而遷移東京近郊,留下的校舍並沒有作廢,改稱「自由學園明日館」,成為該校校友的活動場所。近年經過大規模的修復保存工事之後,自由學園明日館對外開放參觀,並供租借婚禮場地和講習教室,體現活用「有機建築」的萊特建築觀。
遠藤新和萊特的師生情誼,在自由學園完成之後依然持續。二次大戰中,萊特曾致函遠藤,表示日本犯下歷史錯誤,將不可能戰勝,建議遠藤移居美國受他照顧。只是,遠藤有貢獻日本建築的抱負,終究沒有離開祖國。二戰後,遠藤又設計許多建築,其中新宿的目白丘教堂是他的遺作。教堂依稀可見萊特面影,唯加入不少柔和彎曲的線條,表現遠藤的個人美感。
萊特較遠藤長命,享年91歲。由日本返美後,萊特再創個人事業第二高峰,先後設計落水山莊、古根漢美術館和麥迪遜基督教會等不朽傑作。萊特又創設建築學院,培育後進不遺餘力。在萊特長達七十年的建築生涯當中,共設計八百多筆建築,唯僅完成四百餘件。其中四件在日本,其餘都在北美。非公開的東京舊林愛作邸 (現為電通八星苑)、兵庫縣舊山邑邸(現為淀川製鋼所迎賓館) 和東京的自由學園明日館,是日本現存的大師建築。愛知縣博物館明治村的舊帝國大飯店,成為觀光勝地,供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迷緬懷。
![落水山莊(圖/Maxpixel) 落水山莊(圖/Maxpixel)](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8/12/21/20181221-115142_U9180_M485488_10bd.jpg?itok=IutTlm_Q)
作者介紹|秋禾
文字工作者,旅居日本多年,喜歡到處走走看看,擷取生活中的文學與藝術。為什麼機場檢疫犬幾乎都是米格魯?原來牠們身上竟有這樣的秘密…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