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務的旅行》謝睿哲專訪:非洲不再黑暗 用溫暖感動我…

2015-11-14 15:39

? 人氣

由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林正盛所執導的紀錄片《有任務的旅行》,其中一名主角謝睿哲是前往非洲馬拉威的旅行家,在多數人的認知裡,非洲大陸是黑暗貧窮的國家,出發前謝睿哲也是這樣認知。但是經歷過馬拉威66天「有任務的旅行」後,謝睿哲發現,非洲是個人心善良的天堂,只是需要更多的關懷,所以他成立「非洲幫」平台,翻轉人們對非洲大陸的既定意象,發現非洲其實擁有美好的溫暖之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究竟是甚麼樣的原因使謝睿哲選擇非洲,過程又是以甚麼心態使這趟旅行能順利完成?背後支撐他的力量,是謝睿哲心裡那最強烈的助人之心。從來不自覺在所有旅行家當中,自己會是最適合或最厲害的拍攝人選,所以面對導演林正盛的肯定,謝睿哲除了感激還是感激,並努力地將這份感激轉換成實際行動,喚醒大家對於非洲黑暗大陸的既定印象,努力將更多非洲大陸少為人知的一面,透過自己的力量及電影的呈現,傳遞給更多的朋友。

在一座山頂上等待黎明的照片(圖:謝睿哲提供)
在馬拉威我藉由爬山磨練自己的心志,這是在一座山頂上等待黎明的照片。(謝睿哲提供)

夢想當總統 希望改變社會命運

大學時期的謝睿哲曾擔任系學會會長及飢餓30活動總召,這些經歷顯示著謝睿哲擅長擔任領導者,並且心存宏大抱負,希望藉由自身影響力帶領大家前進。大學時期的他甚至半開玩笑的說:「我要做台灣總統,修正法律並提供出適用的政策,才能改變許多既定命運。」接受《風傳媒》專訪的他也不諱言的表示,當初在大學時期做事的心態多半存有「利益」之心,會轉「惡」為「善」最大契機,是從擔任飢餓30總召開始,此後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把一切放在利益上,容易迷失真正的快樂,並開始思考許多關於第三世界人類所享用的一切基本人權問題。這些因素促使他對於非洲大陸更加好奇,而同一時間他也得知世界公民島提供「有任務的旅行」計畫,認為組織所提出的核心價值正好是他所喜愛且認同,故決定為自己的旅行拉贊助,與其他同要前往非洲的旅行家一同撰寫計畫書,放上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最終得以順利出發。

這個男生曾來台灣北醫念書。透過北醫老師的介紹,我到馬拉威後與他相遇,當時我的相機掉了,他協助我開立了保險證明。(圖:謝睿哲提供)
這位馬拉威男子(左二)曾來台灣台北醫院大舉念書,透過北醫老師的介紹,到馬拉威後與他相遇,當時謝睿哲的相機掉了,他協助開立保險證明。(謝睿哲提供)

馬拉威66天 從想走到不捨

面對這次的旅行,謝睿哲早在心中規劃好一切計畫,對他來說,這趟旅行從一開始就是有目的和想法,只是旅途中發生的「突變」,帶給他心靈層面的衝擊,也不斷地使他改變觀念、修正態度,唯一不變的就是堅定要「助人」的心。一開始獨自面對非洲很興奮,但他在旅程中漸漸想念台灣的一切,因為在馬拉威的生活是非常不同,於是藉由不斷爬山,將自我心態調整到最高境界,並叮嚀自己不忘履行當初的3個信念:不用3C產品以日記記錄生活、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面對所有困難樂觀以對。

於是,謝睿哲開始走入當地,了解當地並從中體會,最後才是旅行的回播。當中,著實影響著謝睿哲的幾個故事,其一是在聚落的老奶奶熱情款待貴賓,雖然停留時間不長,但他感受到部落的所有人都非常「樂天知命」,如果說非洲部分國家是窮苦,在謝睿哲眼中的馬拉威雖「窮」但很「樂」,因為部落的人們都以自己生長在馬拉威為榮,那種最簡單的滿足,使謝睿哲更加反思自己如何去幫助更多人,讓他們能翻轉生活,部落的體驗也帶給他更多旅行中正面的能量,使他能從當初作位政治家的抱負轉變為更務實的社會企業貢獻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