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are you from?」
在東南亞旅行,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問候。宏亮的嗓音,帶著過分的熱情。
原本我都會據實以答,告訴他們我是台灣來的。但我漸漸發現「你從哪裡來?」這個問句,與其說是問候,不如說是試探。
路邊小販和嘟嘟車司機,會依據你的答案,來決定要開多少價錢,以及給多少殺價空間。例如開三倍價給日本人,留個七折殺價空間,開兩倍價給台灣人,預留六折殺價空間。諸如此類。
那是一種在觀光區討生活,培養出的生活技能。一開始被敲竹槓,會有些生氣,但經驗多了後,也就見怪不怪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後來只要去東南亞旅行,我的標準打扮都是泰國大象啤酒背心,配上短褲和夾腳拖。我會用兩光的泰語和對方說我是泰國來的,不懂泰語的攤販和司機,往往都會相信這個說詞,給我一個比較合理的價位。
靠著這招行走江湖許久,無往不利。2014年的夏天,我到峇厘島衝浪,走回背包客棧的途中,遇到了一個老人,他熱情地和我揮手打招呼,並隨口問了一句:「Where are you from?」
「泰國。」我指著背心上的那頭大象,比了一個喝啤酒的動作。
老人的臉色沉了下來,正當我好奇他想推銷什麼東西給我的時候,他以不太流暢的英語,問了我一句。
「你的國家現在還好嗎?」
當時正值泰國發生政變,軍方掌控了政府,實施戒嚴。整個情勢也受到國際間相當大的關注。
「一切都還好,沒有人受傷。」印象中新聞是這麼說的,我照本宣科,有些心虛地轉述給老人。
面對老人那一臉關心的神情,讓我感到有點慚愧。他沒有要賣東西給我,更沒有要佔我便宜,只是很單純地想問候一位外地旅者。
「Where are you from?」在此刻真的就是「Where are you from?」
有個沙發客曾經告訴我,越有心防的人,往往越容易遇到壞人。遇到了這位印尼老人後,我想把這句格言改寫成:越有心防的人,往往越容易錯過真誠的感動。
【作者】:葉士愷
旅遊作家,著有《在家環遊世界!400沙發客住我家》。
1985年生,新北市泰山人,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和顯示科技所。最喜歡問自己「我想要怎樣的未來?」,並持續將想法付諸行動。在新加坡度過兩年的外派生活,完成烏克蘭之旅後,回到台灣。希望藉著400位沙發客帶來的養分,想辦法讓台灣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