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提魯布托(Christian Louboutin)的紅底鞋(Red Sole),已經成為全球名媛女星們競相追捧的時尚名物,泰勒絲、瑪丹娜、女神卡卡都是死忠粉絲,一線精品Dior與Balenciaga都搶著合作。一雙要價台幣4萬的紅底鞋,漂亮嗎?的確很美;穿起來好走嗎?絕對不。
10來公分高的超細超高鞋跟,加上大量鉚釘、繫帶等裝飾,讓它變成一座陳列女體用的穿戴式舞台,女人踩在上頭像走鋼索,享受目光的同時,每一步都顫顫危危,人如鞋般精緻易碎。
一手建立起這唯美戀物王國的魯布托,誕生於鐵路局木工之家,繼承父親對工藝的天份,母親老蚌生珠才得兒,上頭全是姊姊,可說是生長在「女性的世界」裡。魯布托自幼醉心女體之美,少年時代經常泡在夜總會歌舞女郎堆中,奠基對女鞋的喜愛。13歲起開始繪製高跟鞋設計圖,1988年加入Dior旗下下,4年內就獨立創設品牌。
女人身體曲線的一部份,本是MAN的象徵
在紀錄片《魅惑紅底鞋》裡,魯布托如此定義女鞋:「男人喜歡鞋子,但只會把它當成配件;女人的鞋子卻會融入她們的身形。」但其實高跟鞋最早是男人的專利。騎士騎馬時,腳常在馬鐙裡滑動,為保護雙腳,遂能緊扣馬鐙的厚底靴;當戰事變少,貴族不用上馬征戰,高跟鞋也跟著走進宮廷,鞋跟越做越細、越做越高,男性穿的鞋跟甚至可達10公分,
細高的鞋跟雖限制穿者的行動,卻能讓腿部線條更臻筆直,身形比例更顯高挑,走起路來搖曳生姿強調曲線,成為17、18世紀歐洲王公貴族們心中的IT item,不分男女都以能穿高跟鞋炫富為榮,飄散特權氣息的鞋跟在法國大革命爆發時成為平民們的眼中釘,高跟鞋於焉式微,直到19世紀晚期,女性才又重新穿回高跟鞋。
傳奇紅底鞋的誕生,源於妓女的足履
20世紀,高跟鞋時尚不斷反覆興起和衰落,一度成為性工作者的標準配備,70年代平底鞋正夯,博物館等公共場所更禁止女性蹬高跟鞋進場。魯布托曾在市場為路過女子的一雙美鞋癡迷,認為「那正是他想做的鞋」,尾隨女子走進小巷被保鑣攔住,才知女子是娼婦。這「禁忌的美」奠基了魯布托日後對高跟鞋的想像。
紅色鞋底已成為魯布托作品的標誌,甚至在2012年與YSL的紅底鞋侵權訴訟中獲得法院背書,但一切卻始於一場偶然:魯布托在1992年的第3個系列中完成一雙黑鞋,覺得整體過於沈重,他看見身旁助理正在塗指甲油,靈機一動把紅色蔻丹塗上鞋底,結果渾然天成。「紅色讓人想到女性,紅底鞋有如女性的紅唇」,這神來一筆把魯布托捧上高跟鞋界之巔,紅底高跟鞋也自此成了金字塔頂端女人眼中的頂尖極品。
結合戀物與時尚,高跟鞋變成藝術品
關於高跟鞋是否物化女性的論爭從未停歇,魯布托的態度卻非常直率:高跟鞋不是用來穿的,它是女體的一部份、它是藝術品。在與導演大衛林區攜手策劃的戀物癖展覽中,魯布托的鞋子陳列在希臘風格石柱上,全裸模特兒全身僅著透明鞋底的尖根鞋,夢幻的光線讓慾望變得純潔,鞋子早已失去行走功能,反映的不全是兩性間的肉慾,更多的是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與迷戀。
女性藉由魯布托的高跟鞋完滿身形,卻也常反映出自身對外在審美的焦慮,常有客戶表示「這太完美了,不想穿著走」。紅底鞋高度客製化,訂製時可以指定複雜的細節,徹底做到量身打造,有趣的是,客戶想像的自己,往往在看到實品時大翻盤。魯布托說:「就算最好的客人都會大喊『這不是她要的』。大概有一半機會,大家雖然很愛當初責怪的那雙鞋,最後卻會選雙簡單的。」
1/15【魅惑紅底鞋】中文預告Posted by 天馬行空 on 2015年12月16日
本文部分內容取材自《魅惑紅底鞋》(天馬行空影業,1/15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