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赴美求學、生活,影響了馮光遠懂得諧諷、享受諧諷,他也總愛與人分享,幸好自己在青年時期聽了Randy Newman、看了Woody Allen,因此有了詼諧幽默養分。但這還是讓人存疑,畢竟台灣的環境曾經壓迫,面對生活日常、體制結構,噤聲不表態、壓抑與順從是多數家庭與學校教育給孩子的習慣養成,遑論輕鬆搞笑以對?馮光遠那百無禁忌的談笑風生,究竟從何而來。
馮光遠想了一會兒,說:「我爸他從不管我,也不干涉我。」他說起父親的不管事、不給壓力,讓同學都愛到家裡串門子,因為輕鬆。他說同學都喚自己「馮光」,某日,有個同學打電話到家裡,父親接起電話,對方說:「馮伯伯,我找馮光。」父親回了:「我們家有三個馮光,找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