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於1920年代的丹麥畫家埃恩納(Einar Wegener),在同為畫家的妻子葛雷塔(Gerda Gottlieb)慫恿下,穿上絲襪、芥末黃淑女鞋和白色洋裝,暫替缺席的女模特兒,著女裝的剎那,內在的女性甦醒,於 1930 年勇敢接受剛起步的性別重建手術,蛻變成女體的莉莉(Lili Elbe)。
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將以《丹麥女孩》之名搬上大螢幕。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由《王者之聲》的導演霍伯(Tom Hooper)執導,甫以《愛的萬物論》拿下奧斯卡影帝的英國演員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和女星薇坎德(Alicia Vikander)擔綱,詮釋世界第一位變性人的生命故事,電影將於 2016 年初在臺灣上映。
Vogue雜誌報導,瑞德曼從閱讀開始做功課,先讀莉莉的自傳《Man into Woman》,儘管這本書被認為被編輯霍耶(Niels Hoyer)潤飾過,但仍有很大的可讀性;接著他也讀了作家莫里斯(Jan Morris)在接受變性手術後所出版的傳記《Conundrum》(謎,暫譯)。
瑞德曼也跟變性人朋友深談,他發現,變性人社群的人態度很開放,鼓勵他提出各種問題:「他們認為任何問題都是好問題。」
瑞德曼認為最難的是揣摩埃恩納轉變成莉莉的心情。當他穿戴女性行頭走出時,便可以敏銳地感受到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水電工人打量著他的外貌是否夠格,也讓他神經緊繃,不過,這也讓他馬上意識到:「這就是變性女人所遭遇的經驗。」
這是一個學習如何愛自己的愛情故事
導演霍伯認為,埃恩納的性別意識是流動的,同時,他在電影中,細膩地鋪陳葛雷塔和埃恩納、莉莉之間的糾葛,讓葛雷塔跟莉莉具備同等份量,都是勇敢追求自我的女性。
飾演葛雷塔的維肯特說:「這是關於學習如何愛自己的愛情故事」。
關於這段歷史,《每日電訊報》分析,埃恩納感覺到自己內在變成女人的慾望,他充滿勇氣,他沒有自我了斷而選擇動手術,讓自己變成莉莉,變成莉莉之後,她既感覺到當女人的狂喜,卻也深知世人不能容她,有深深的無根之感,更覺得自己「謀殺」了埃恩納。
報導引述她在死前三個月寫給朋友的書信提到,她證明了自己有權這樣過生活,「也許說,14 個月並不長,但是,對我來說是完整和快樂的生活。」
瑞德曼蛻變成丹麥女孩
電影是視覺藝術,必須得讓瑞德曼成為「丹麥女孩」。劇組從歷史照片注意到,埃恩納習慣穿高領襯衫,用來遮掩長頸,因此,在設計造型時,造型師錫威爾(Jan Sewell)讓瑞德曼從怪異長頸,轉變為天鵝般優美的頸子,以突顯女性特質。
此外,錫威爾說,變性人剛開始會極端放大女性特質,因此埃恩納剛開始化身莉莉,喜歡誇張造型,會戴上紅色假髮,但隨著內心真正成為女人,假髮越接近自然。同時,他也修去瑞德曼嘴角的稜角,增添女性化的噘嘴感。
用小說記錄這段差點被忽略的歷史
《丹麥女孩》小說早在 2001 年就由藍燈書屋出版,也是現任藍燈書屋執行總編輯埃博雪夫(David Ebershoff)當年初試啼聲的創作作品,驚艷四方。
他回憶創作源起,當年自己在讀性別理論,一看到莉莉的名字就愣了一下,「她做了極有勇氣的重要行動,但我卻第一次聽到這名字,歷史幾乎遺忘了她。」
為此,他提筆創作,參考莉莉的自傳《Man into Woman》,再運用文學想像力,細膩描繪埃恩納轉變成莉莉的心理轉折。
資料來源:NY Times、The Guardian、Telegraph、Vogue
編譯/陳慧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Read Moo閱讀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