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很多商管書籍鼓勵老闆和主管要讓員工團結,彷彿所有成功的領導者都是走相親相愛的路線,但殊不知,不少老闆更喜歡讓員工彼此競爭,甚至彼此背地攻擊對方。
最有名的例子,是美國電商龍頭AMAZON,從一介電子書商起家,如今AMAZON已不只賣書,還賣電子閱讀器,成為電商平台、發展影音串流、收集大數據、設計人工智慧家庭助理(AMAZONECHO)……左打Walmart,右打APPLE Siri、前攻Netflix、後襲Google(根據媒體報導,AMAZON已經成功挖掉Google產品搜尋那塊大餅,因為美國人搜尋「商品」時,第一個想到的是AMAZON而非Google)。
《紐約時報》在二○一五年的一篇名為《AMAZON內部:在傷痕累累的職場搏鬥出好點子》的報導,揭露了AMAZON殘酷的公司文化,報導指出,AMAZON內部競爭非常激烈,公司主管也鼓勵員工彼此「撕裂」,無論是在會議室裡批鬥對方的點子,或是私下舉報同仁。他們要求員工在半夜也要收Email,如果沒有及時回覆也可能被上司怪罪。
那篇報導形容,AMAZON的企業文化奉行「目的性的達爾文主義」,也就是在職場裡只有適者能生存,一位AMAZON的主管說,「對一間這麼大、如此需要開創性思維的公司來說,太多任務都像是要把月亮射下來那樣困難,過程中當然會充滿挑戰,很遺憾許多人根本不適任。」另一位曾經任職書籍行銷部門的前主管則回憶,「我從來沒有遇過一個沒哭過的員工,幾乎所有的同仁都曾在自己的桌上掩面痛哭。」有些罹癌、流產或生活出現突發狀況的AMAZON員工更是形容,當他們遇到人生難題時,公司毫不留情地直接將他們邊緣化,並沒有多給他們一些時間來從不好的狀態裡復原。
如果《紐約時報》的報導屬實,那麼AMAZON確實走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極端上,他們的管理方式無異於工業化時期將員工視為機器一般操練,儘管工業化時期員工付出的多是勞力,如今貢獻的則更加上各種腦力和創意。
許多台灣的老闆也有類似的習性,他們或許賺得沒有AMAZON那麼多,事業版圖也沒那麼廣,但骨子裡想用撕裂的方式達到資方最大利益的基本邏輯其實並無二致。
例如說,有些公司老闆特別喜歡讓其中兩位副總、兩個團隊或兩個部門互相較勁,又或是喜歡故意同時用A的成果去激B,再用B的反擊來激A,透過A和B兩個團隊誰也不讓誰,來讓組織達成最大的收益。
你說,難道A和B就那麼好被擺佈嗎?他們為什麼不聯手一起反抗老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