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別的事情要做嗎?為什麼這麼急著把這份報告交給他們?」主管把我叫到辦公室裡質問。
「我……動作一向很快啊……」我不太明白,怎麼動作快也錯了呢?
主管口中說的報告,是一份我們必須交給新加坡區域負責人整合,再由新加坡方整理成報告給英國總部的資料,而我的主管則是台就叫我離開辦公室。
說實話,當時的我簡直一頭霧水,平時總是叫我「快快快,趕緊交報告」的主管,怎麼突然就不急了呢?這明明是要交給區域辦公室的資料呀!我那時在職場還算青澀,「區域辦公室(Regional office)」聽起來簡直像巡撫或督察大人那樣又高大又威風,大人交辦的事情怎敢不辦?
如果你也跟我是一樣的想法,那麼只能說你也太嫩了。
在職場裡最困難的事情,就是站在主管的角度看事情,下屬看似覺得重要的事情,在主管的眼中未必重要,下屬覺得根本沒什麼的枝微末節,卻很可能是主管眼中的大事。
就拿這件事來說,區域負責人搜集亞洲數十個不同辦公室的資料彙整,最後呈交給總部的時候,業務表現(Performance)是記在區域辦公室和這位負責人頭上,而不是任何一個單一的在地辦公室。
說白了,區域辦公室既無法協助在地辦公室業績(有些在地辦公室甚至還被規定要「上繳」一些利潤給區域辦公室),又沒有權力管理在地辦公室,在一個什麼資源都沒有,還要瓜分他人利潤的狀況下,在地辦公室主管不怎麼熱情似乎也就不難被理解了。
簡言之,不是不要協助對方,而是不必對對方那麼百依百順。
(也就是在明白這點之後,我對區域辦公室的職務便不再那麼憧憬了。)當然也有相反的例子,有時區域辦公室掌握了生殺大權,由區域辦公室負責比稿,將區域所有的案子都委由另一家國際型的大型承包商,像是廣告產業、審計產業、調查研究產業……都可能會是區域接案發包給在地辦公室,此時就由區域辦公室扮演業務的角色(賺錢回來),在地辦公室就必須多多配合。總之,誰賺錢,誰講話就比較大聲。
剛入行不久的新人通常搞不清楚各方權力關係與主管的心思。
我曾經遇過一位年輕的同事,就在這方面被「磨練」得非常久。當時他剛從名校畢業不久,進入公司後表現得十分有企圖心,不只對自己部門的人特別禮貌,甚至連對其他部門的人也花了不少心思,時常可以看見他在茶水間跟其他部門的人有說有笑,主管見他熱情洋溢,便交辦他一些需要跨部門合作的工作。
一開始我們對於這位年輕同事能夠認識不少其他部門的人,並且擁有不錯的關係感到滿意,但沒過多久,因為一項產品在市面上的反應不如預期,我們行銷部和對方產品部門開始「檢討對方」,兩個部門都不想攬下所有失敗的責任,而這位年輕的同仁居然因為有私交,所以私下協助產品部門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讓主管非常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