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不發言的學生算缺席!」超鐵血日大學招生廣告,背後真相看見日本人有多尊重專業

2019-02-09 07:00

? 人氣

進大151.jpg
(圖/今周刊提供)

接下來是《讀賣新聞》。這張是在「不是只有鮪魚」的宣傳句上頭,放上抱著鮪魚的外國人教師照片,還很貼心地寫上「Tuna(鮪魚)」的文字與發音表記,廣告彷彿在吐槽:「結果還是在宣傳鮪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進大152.jpg
(圖/今周刊提供)

《每日新聞》的廣告是孤單坐在長椅上的學生,搭配「真正的朋友或許就在你尚未去過的國家」的宣傳標語。這廣告讓年輕人對未來產生期待。

進大153.jpg
(圖/今周刊提供)

《產經新聞》是,「我現在正在接受世界的考驗。」這裡使用的照片太小,所以讀者也許看不清楚,事實上照片中笑容滿面的外國美女,牙齒上沾著綠海苔。如何用英文告訴對方這個情況,這個煎熬的確是來自世界的考驗。

進大154.jpg
(圖/今周刊提供)

《日經新聞》的廣告是「近大生,念書中」,這廣告包含了「怎麼看都不像在念書」的調侃,不過與外國學生自然互動的模樣,充分傳達了國際學院的意圖。

進大155.jpg
(圖/今周刊提供)

另外還有與這些廣告不同的獨立企畫廣告,使用的宣傳標語是「從第一年就全部流放海外」。這個出色的企畫,把必須留學變成「流放海外」,而這也張貼在近大校內等地方。

進大156.jpg
(圖/今周刊提供)

我收到大約兩封長篇大論的投訴電子郵件:「這種廣告不行吧。」這反而讓我很高興。廣告推出之後,最痛苦的莫過於沒有任何回響。有人表達反應、特地用電子郵件寫下詳細內容,令我感到很佩服。如果沒有這個經驗,我想就沒有2017年新春的「早慶近」廣告靈感了。

我偶爾也想推出簡潔帥氣的廣告,不過因為我們無法經常推出廣告,必須靠一次曝光來決定世人對近大的印象。

創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話題,提供人人都想聊的談資,透過媒體與網路就能夠製造出花錢也買不到的廣告效果。這種宣傳方式能夠與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產生加成效果。

作者簡介|世耕石弘 

1971年出生,畢業於同志館大學。祖父曾任眾議員,為近畿大學創辦人。1992年近畿日本鐵道公司,先後負責飯店、海外派遣、廣告等業務。現職擔任近畿大學總務部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今周刊《進擊的大學:日本近畿大學親授大逆轉的戰略廣告術》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