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發現,大部分陸前高島市居民在地震之後 15 分鐘就已經開始移動,如果他們沒有去疏散點,而是逃到高處,也許可以減少死傷的數量。
311地震造成交通癱瘓,奪人命
311災難造成如此嚴重傷亡的原因,其實不是地震本身,而是海嘯。當時有高達 17 萬輛轎車被海嘯沖走,因此專家認為嚴重塞車是阻礙逃亡的原因。
地震發生後許多人開著小客車逃亡,以被河海包圍的石卷市為例,為了加強跨河交通,這裡搭建了非常多的橋梁,但橋梁上的車道較少,路況本來就不是很順暢,地震過後車潮湧現,造成更嚴重的交通癱瘓。
專家透過汽車導航系統和 GPS 移動軌跡計算出車輛速度,發現路上的車輛全都卡在車陣中,動彈不得。石卷市居民佐佐木義昭在地震發生時,正從工作地點開車前往位在內陸區域的家中,他說:「放眼望去,滿滿都是車。」交通癱瘓造成他 1 小時只移動了 300 多公尺。
從車輛移動的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交通癱瘓對逃亡的影響有多大,專家提出建言,認為可以增加橋梁車道,紓解交通壅塞,提升車輛移動速度,同時把大型商場變成指定疏散點,如此一來,車輛就不會急著開出商場,也不會有塞車的問題了。
大數據即時應用 第一時間拯救更多人
地震過後有一篇推特文章在網路世界廣傳,這篇推文寫著:「我的母親在一間身障兒童照護機構工作,她和那些孩童被困在氣仙沼市的社區中心,有人能至少把孩子救出來嗎?」
推特是日本人最常使用的社交網站之一,這間兒童照護中心的主任內海直子和孩童被困在社區中心,她寄出一封電子郵件向住在倫敦的兒子求救,她兒子在推特上發布了這個消息,成功獲得網民的關注,文章被大量分享,因而獲得救援單位的注意。然而在此同時,卻有更多的求救貼文,被淹沒在大量的訊息海中。
專家認為若能研發出一種軟體,把攸關受災者安危的貼文提取出來,即時應用大數據,可以把緊急訊息在第一時間傳遞給救難單位,救出更多人。
專家收集了地震當時手機定位系統的數據,可以看出地震後災民的所在位置,但當時這項資訊無法被即時運用,救難人員不知道究竟哪裡有民眾受困、有多少人?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找人。但事實上有些生還者可能就在救難隊附近,卻被忽略了,如果救難人員能早點獲得這些資訊,也許可以救出更多人。
在一場災難之中,人們為他們的損失、親人的殞落感到傷心難過,但分析這場災難蒐集到的大數據,可以成為未來的借鏡。我們無法準確預估地震發生的時間與規模,但我們可以改善現有設施,讓逃亡更容易。此外地震過後,若能即時公開實用數據,或許真能提高救援效率,創造更多生命存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