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8號同志請注意,以下是中央給你的指示,3362、3362、7718、7718」,宛如諜報電影情節,前央廣編審組主編劉瑋瑩說,兩岸對峙時期,對中國播音肩負傳達情報工作。
在中美冷戰及國共對峙的年代,中央廣播電台主要任務,就是製播心戰節目。
民國59年就進入中央廣播電台工作的劉瑋瑩回憶,當時央廣設有「聽眾信箱」,鼓勵聽眾以化名密寫的方式來信;很多信件表面上看是尋常家書,信紙的背面則是用筆沾著果汁、明礬、米漿水的「密寫」,這種密寫晾乾後看不出來,但是收信者用稀釋的碘酒水,拿噴槍一噴,字跡就顯現出來了。
她回憶,央廣的聽眾信箱小組,有一個人專門做「密寫化驗」工作,有時候,噴槍一噴,信紙背後的字跡顯現,這位同事會興奮地大喊「賓果」,大家就會圍上去看密寫的內容。
劉瑋瑩說,密寫來信,有些是中國大陸民眾表態願意成為精神黨員,有的則說「要幫你們工作」;密寫來信都是以機密方式處理,密寫的部分謄寫、打印,送到總統府、軍情局、情報局等相關單位參考。
劉瑋瑩回憶,這些聽眾來信的密寫原件,累積幾大箱,都鎖在保險箱,不過,兩岸開放後,為了保護曾經秘密來信聽眾的安全,長官下令把信件全燒掉,她記得,當時燒了三天三夜。
她說,聽眾信箱小組除了處理密寫工作,還有「特約通訊」,這是軍事情報局提供的內容,完全是數字代碼,要傳達任務時,藉此方式與敵後同仁溝通。
劉瑋瑩指出,在敵後進行情報工作的人員,都有自己的編號,在對中國播音時,除心戰喊話之外,軍情局提供的廣播稿裡面,還會寫著「5568號同志請注意,以下是中央給你的指示,3362、3362、7718、7718、1539、1539」,每個密碼重複兩次,整篇稿子完全是數字。
劉瑋瑩說,播音員完全不知道數字的意義為何、密碼如何化解,後來她有機會詢問情報工作人員,才知道這些數字第一個字代表某本書、其他依序是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個字;在敵後進行情報工作的人員,一聽就知道。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