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北越自從1968年以後明顯由中國路線走向蘇聯路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漸漸想要取代蘇聯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新龍頭。蘇聯為防止中國的勢力在東南亞坐大,就積極地拉攏越南做為蘇聯在東南亞的代言人,例如,越南在1978年加入蘇聯領導的「經濟互助委員會」又簽訂了《蘇越友好合作條約》。在這之前,中國於1969年方與蘇聯發生「烏蘇里江」邊界武裝衝突。看在中國眼中,當然對越南走蘇聯路線非常不滿。
第二,越南在1978年底出兵柬埔寨推翻中國扶持的Pol Pot政權(編按:即赤柬、紅色高棉、民主柬埔寨)。該政權由中國共產黨支持的Pol Pot(1925-1998)於1975年政變成功後成立。Pol Pot掌權期間進行全國大清算、施行恐怖政治,大約有將近200萬柬埔寨人被殺身亡。越南利用Pol Pot政權不得民心的情形下,於1978年12月出兵攻打,不出幾天就在隔年1月7日佔領首都Phnom Penh(金邊)。中國為了避免柬埔寨落入越南手中,不得不緊急出兵、利用邊界戰爭來逼使越南將主力部隊調離。
第三,中越雙方對領土主權有爭議。中越雙方對陸地邊界界線、北部灣劃界與西沙群島(Hoàng sa)、南沙群島(Trường sa)的主權歸屬有爭議。領土爭議當中,因為在西沙、南沙群島海域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及戰略地位,他們的主權爭議最大。1975年南北越統一之前,南越政權佔有西沙與南沙部分島嶼。當時的北越為避免與中國正面引起主權衝突,就承認這2個群島屬於中國。不過當越南統一之後,越南宣稱繼承南越對該2個群島的主權。致使雙方至今對這2個群島的主權問題尚未解決。
第四,越南採取排華政策。越南在抗法勝利以後,無論南越或者北越政權,對於在越華人皆採取同化政策。直到1975南北越統一,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就進一步採取積極排華政策,包含強制同化、驅逐出境、將私人企業國有化等策略。在那段時間到1979年為止,估計大約有40萬華僑離開越南。
中國的行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建國以來的前30年一直得不到美國的外交承認。在中蘇關係交惡的19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積極改善其與美國的關係,最後於1971年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又於1979年1月與美國正式建交。中國一方面要修理越南給美國與蘇聯看,一方面要報復越南排華及領土主權的爭議,同時也要阻止越南在柬埔寨的勢力增加。
邊界戰爭結束雙方都宣稱自己取得自衛戰的勝利。中國雖然宣稱得到勝利,不過事實上戰爭結果並無完全達到他的預期效果。主因是越南軍隊有長期抗戰的經驗,反倒是中國軍隊因經驗不足而無法短時間打贏越南。雖然中國最後有攻下諒山等重要邊界城市,還逼越南將安置在柬埔寨的主力軍隊調回北越應戰,中國還是付出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