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政府透過社區大學多元化策略,建立優質師資及教材,讓社區大學教師更加致力於教學方法之創新與教材之研究,引發學員學習興趣,提供市民一個更寬廣更優質的終身學習環境,每年度開設各類課程累積達2,000餘門課程,參與人次4萬餘人,藉以培育地方人才、發展地方文化。
海線社區大學推動「山林復育系列活動」,定期舉辦讀書會、講座與實地育苗,推廣山林復育的重要性,思想與行動復育,雙管齊下,師生共學行動推展環境教育,建立良好態度與價值觀,更結合13個公私部門辦理多場次「大肚山復育元年植樹活動」。
后豐社區大學以葫蘆墩圳展開的風土民情,開辦「走讀流域學校─葫蘆墩水圳」、「在地學-認識葫蘆墩」等課程,由水圳學者陳炎正老師、文史學者廖啟宗老師,帶領學員更深入了解在地文化。劉坤秀先生是舊山線火車司機,退休後抱著對鐵道的豐厚情感加入后豐社大,在70歲開始學拍紀錄片,以專業的視角詮釋鐵道文化記憶,屢次見他在活動中背著專業器材紀錄,活躍於后豐社大,是教師、學員及志工兼具的全方位角色。
大屯社區大學特色課程「臺中風華-文化、古蹟導覽」,以臺中屯區古建築文化為主體,藉由謝文賢老師豐富的講述經驗與戶外導覽參與活動中,引導並凝聚參與學員們對文史保存及古蹟建築之認識。
因應氣候的變遷及環境的破壞,文山社區大學所開設的一系列環境生態課程,頗具特色。例如蔡志忠老師開設的植物學「一葉觀台灣」課程,從介紹植物生態的環境教育開始,融入人文特色及社會議題,亦常吸引其他縣市民眾前來參與。
後驛社區大學辦學區域範圍在臺中市東南區,陳國峰主任以深耕東南區終身學習願景為理念,經營在地終身特色課程;後驛社區大學陳俐文老師「解碼後驛-臺中市東南區歷史文化初探」課程,結合鐵道與地方文史,藉由實地戶外走讀,讓民眾更深入認識在地文化。
南湖社區大學發展多元化特色課程,較具代表性者有陳美老師「南湖古蹟與生活藝術」、陳寶樹、劉中慧老師「臺中步道賞蝶趣」、羅明老師「南管音樂初體驗」、王陳雪霞老師「新住民、外籍移工學中文」、林淦鈿老師「南湖悠活樂跑」、羅春芳老師「原鄉部落踏查」、林倩如老師「走入山林」、賴志育、陳子鎮老師「筏子溪輕旅行」等,均強調在地連結,提供學員認識鄉土文化、親近自然環境的學習機會。
山線社區大學著重山城區青銀共創地方創生,開設青農技法產值提升與客庒生態文化旅遊等實務課程。甲安埔社區大學師資優秀熱情,開設有在地人文及自然濕地生態課程,並以傳統藺草編織為特色,推動技藝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