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回憶─那些味蕾忘不掉的愛:名廚波登遺作《食指大動》選摘

2018-06-19 05:10

? 人氣

相信我太太對此事的看法與我大相逕庭,但倘若能回到換尿布、半夜起床哄孩子的階段,我一定樂不思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承認某方面而言,我在這個年齡步入生兒育女的人生階段,有點興奮過了頭。我習慣竭盡全力彌補流失的時間。由於兒時許多快樂時光都與品嚐食物的味覺感受和氣味有關(澤西海岸的暑假、淡季的蒙托克、法國旅行),我經常不受控制地將食物硬塞給我愛的人。我成了電影裡那些「被動攻擊」的長舌婦或義大利老阿婆,總是催促別人:「吃吧!多吃點!」如果別人不吃,我就會垂頭喪氣,久久無法平復心情。

除此之外,我的職業生涯也使「病症」變得更複雜。三十年來的工作習慣深深刻在我心裡,我必須有組織、有計畫、將存貨排列整齊、標示準備好的食材,並保持工作區乾淨整潔。

所以,我不但迫切想彌補流逝的時間,像伊娜‧格爾頓(Ina Garten)一樣熱愛餵食身邊的人,還在工作習慣上有強迫症。我這「肛門滯留人格」(譯註:Anal retentiveness,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其中一種人格,特性是過於重視細節。)或許能幫助我成為專業早午餐廚師的不二人選,但作為丈夫或父親多半會帶給家人困擾。

『我經常不受控制地將食物硬塞給我愛的人。我成了電影裡那些「被動攻擊」的長舌婦或義大利老阿婆,總是催促別人:「吃吧!多吃點!」如果對方不吃,我就會垂頭喪氣,久久無法平復心情。

這本食譜是我喜歡吃、也喜歡餵親朋好友吃的料理。這幾道菜都「很有效」,意思是,這些都經歷長時間實驗、反覆測試與(痛苦的)經驗之考驗。

但本書的食譜毫無創新成分。假如你想找一位料理天才帶領你前往創意天堂,那你可能得換個地方找。反正不是我就對了。』———安東尼・波登

這就是我們的家庭,而這本書,是我們的家庭食譜

這些是我喜歡吃、也喜歡餵親朋好友吃的料理。這幾道菜都「很有效」,意思是說,這些都經歷長時間實驗、反覆測試與(痛苦的)經驗之考驗。

有時在餐飲業,為得到更重要的「可服務性」,你必須在「品質」方面做出小小的犧牲。若你的抱負是煮出全世界最好吃的燉飯,那當然值得褒獎;但如果你在廚房裡永無止盡地攪拌燉飯時,你的客人在廚房外餓著肚子灌酒,那品質根本就沒屁用。

不得不承認,料理魚類時,一條魚完整地擺在盤上「比較好」。至於刀工尚待商榷的你,在餐桌邊、八位客人面前,滿頭大汗地試圖切下比目魚片⋯⋯這就不好說了。

這本書的食譜毫無創新成分,假如你想找一位料理天才帶領你前往創意天堂,那你可能得換個地方找找。反正不是我就對了。

這些食譜多半是我小時候愛吃的菜餚,我從不完美的記憶中提取美味料理:媽媽餵我吃的食物、我喜歡在生命中快樂時刻吃的食物(這些是我喜歡和女兒分享的食物回憶)、旅遊過程中邂逅的經典佳餚,以及關於早餐與感恩節大餐等主題的智慧結晶。我在這本書中,用組織完善、有策略且有效率、毫無壓力的方式呈現出上述種種食譜。

進入「爸爸」階段的過渡期,我發現比起在餐廳瘋狂準備五百份單點菜餚,在家中為五位朋友煮晚餐反而更令我焦慮。我也發現,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將家人朋友視為顧客海之中的五張陌生面孔,直到食物上桌後,再放鬆心情坐下來,和親友一同享受晚餐。就和其他的「正常爸爸」一樣。

*作者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主廚.作家.專業美食玩家,CNN《波登闖異地》節目主持人。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和《紐約客》。勞莉‧屋勒佛Laurie Woolever作家、編輯,也是與安東尼‧波登並肩多年的副手。本文選自新作《食指大動——安東尼・波登的精選家庭食譜,只與家人朋友分享的美味與回憶》(時報出版),波登於6月8日自棄離世,這本書也是他的遺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