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之歌:《吹過島嶼的歌》選摘(2)

2019-03-18 05:10

? 人氣

當時,部落間流傳著一首日文歌〈山中的生活〉(山の生活),曲調混合著日本演歌和阿美族歌謠的特色,歌詞道出林班工作的辛勞,以及在夜晚思念愛人的心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山の生活ならば、淋しい夜の虫の声。

妹とじゃないかと思い出す。

朝の飯炊き、とても辛い。

朝の出勤六時頃。

山中生活 夜晚多寂寞

聽到蟲兒鳴叫 以為是妹妹的聲音 讓人懷想

清晨煮飯 多麼辛苦

每天早上六點 就去工作

(節錄〈山中的生活〉)

國民政府來台後,雖然改朝換代,卻並未改變原住民族被迫「現代化」的處境。橫跨1950至70年代,國民黨有了美援的靠山,豎起「改善山胞生活」的大旗,啟動「山地平地化」的一連串舉措,包括農業現代化與定耕。而中部、北部、南部橫貫公路陸續開通,市場經濟隨著瀝青道路滲透到山地部落。

現代化農業更需要金錢的挹注與支撐,於是原住民族青年開始「做林班」。當時,配合伐木外銷的政策,林務局在各處山地種植經濟林木。宣揚愛國情操的山地文化工作隊曾經唱過一首〈保林歌〉,希望拉攏族人加入「造林」的行列:「森林好,森林好,偉大的森林是國寶。有了森林災害少,不怕風來不怕雨……」。美其名是保育山林,實為林地開發。在政策的推波助瀾下,部落的孩子經常國小畢業就進林班工作。族人們也仍保持傳統集體勞動的習慣,時常邀集左右鄰居一同「上山砍草」。

做林班更意謂著族人與森林關係的改變。泰雅、布農、卑南、排灣等族群都有深厚的狩獵文化,代代的獵人傳遞著山林與動物的知識,與山相依相存。然而,造林政策帶來生態的變化,伐木讓獵場不斷縮減,族人更無暇打獵。過去高超的打獵技術可以贏得眾人的尊重,現在能夠賺取多少金錢才是衡量地位的標準,獵場的失落撼動了部落社會的價值觀。

林班工人必須長時間離家,短則一週,長則兩三個月,山上的簡陋工寮沒有電,日落後山上總是濃霧瀰漫,唯一的娛樂就是圍著篝火、襯著月光唱歌跳舞,再配上一把吉他,刷著Am,就可以一路歌唱、談笑到天亮。映照著火光,族人們即興作曲填詞,表露當下的心情,因此許多林班歌都沒有固定的歌名和歌詞,不同的曲子也都可以混合著唱,作者難以查考。

林班歌的主題除了思鄉和工作的辛勞外,大多都是描述與情人分別的痛苦。南投縣東埔部落的布農族人就曾經在山上工寮遙望山下的部落,唱出這樣的一首歌:「東埔生活多麼寂寞,失去了愛人多麼寂寞。站在那東埔山下望,到處都是煙霧茫茫。失去了愛人流浪到異鄉,沒有人了解我那破碎的心。啊,心充滿失落的一段情。」

隨著林業日盛,這個時期的林班由日治時期的單一族群,轉變為各族混雜的勞動群體,林班歌曲因此發展出傳統古調、當時的日文流行歌、中文流行歌交織的多元曲調,歌詞更時常交雜日語、中文和族語,跨越族群,在各個部落間傳唱,原住民族就在這些林班歌中逐漸建構出共鳴甚深的集體記憶。風貌、養分漸豐的林班歌曲,唯一不變的是離家的困苦辛酸,以及對家鄉、愛人無垠的想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