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區人人搶 老舊區域乏人問津
只有高房價才有都更?那其他真正需要都更的地方呢?
屋主出地,市府、建商出錢,讓都更從「改善環境」變成「財務導向」,也導致蛋黃區都更炒得火熱,但真正需要都更的地區卻乏人問津。北市發展較早的大同、萬華區,區內3、40年以上的公寓最多,但幾年來民間申請劃定更新單元和事業計畫的件數都都吊車尾。另外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北市屋齡4、50年以上的整宅,如南機場、蘭州等,即使房屋早已被視為不符合現代居住水準,卻因房價不具吸引力,加上整合廢時,一直不受青睞,最後只能由北市府以公辦方式都更。
都更推升房價 老房子變貴了
都更推升房價造成的另一個連鎖效應,即是台北市的老房子變貴了。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花敬群指出,由於外界預期都更後房價會跟著漲,加上老房土地持分高、公設比低,導致北市30年以上公寓房價居高不下。根據花敬群2014年的調查,大安區40年以上公寓與屋齡20年大樓均價價差僅8%,顯見原本「房子越舊越便宜」的邏輯已被打破。
花敬群說,正常市場機制下,新的房子比較貴,舊房較便宜,消費者可依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的房子。但當舊房價格被炒高至和新房相當,相對就剝奪了消費者可以選擇的產品種類,這也意味著一般民眾可負擔的房子將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