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國新一年「兩會」閉幕,關注中國軍事問題的觀察家和媒體注重的是新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情況。據兩會期間中國公布的官方數據,2019財年中國的國防預算為1.19兆元人民幣(約1776.1億美元)。相對2018年度的執行預算1.107兆元,成長率下調為7.5%;換言之,考慮總體經濟規模的成長,國防預算幾乎與去年持平。
軍費投入持平有深層政策考量
國防預算出現凍結,標誌著中國整個軍事投入和發展方面新的政策理念,意味著過去近20年來狂飆突進式的軍事大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調整時期。就兩會公布的數據本身而言,這是自2016年以來,這是連續第四年軍事預算增速呈現為個位數。新華社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的軍事預算成長率為7.6%,2017年為7%,2018年為8.1%,而此前4年,2012至2015年則均為兩位數的成長。這只是強調中共十八大以來的軍費投入情況,此前十多年的軍費早已實現兩位數成長。所以,很明顯,軍費投入持平並非偶然之舉,而是有深層政策考量後的選擇。
軍事預算持平首先是整體國民經濟增速減緩的結果。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經濟政策表現是,每年兩會公布國家設定的新財年國民經濟,即GDP總體增速目標,今年公布數據為6%─6.5%,也是持續走低。儘管持續低增速被政策話語詮釋為注重經濟質量發展的表現,但無可諱言,這是中國總體經濟發展下行的表現。經濟下行影響到國防預算的走低,因為,歸根結底,過去20餘年來國防預算投入的持續增加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結果之一。
「軍隊過緊日子」的提法源自鄧小平
對中國軍事政策和發展的評估和分析歷來有很大困難,因為中國的軍事政策話語體系充滿意識形態色彩,而且中國的實際軍事投入情形複雜,因此,對有關實際政策的觀察不僅要看單純的數據,更要看權威的政策詮釋。2019年3月15日,兩會結束之際,《解放軍報》發表頭條評論員文章《用艱苦奮鬥優良作風推動既定目標任務落實》,該文章是軍隊學習習近平在看望兩會軍方代表團講話的心得,也就是軍方對最高和最新軍事政策的正面詮釋。引人注目的是,習近平本次兩會講話特別著重提出軍隊「過緊日子」的提法,文章引用與會高級軍官的話說,「過緊日子」要體現在思想和態度上、財政紀律上和能力上。這些都直接表示,中國軍事發展和投入進入了新一輪調整時期。
對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軍事發展情況稍微了解的人應該記得,「軍隊過緊日子」的提法源自鄧小平,當時軍事投入緊縮政策的大時代背景是整個國家經濟能力弱小,而中共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戰略,同時,這也體現當時中國最高領導者對國家軍事態勢的判斷,他們不同意毛澤東時代世界大戰「早打」、「大打」的理念,轉而認為中國沒有面臨立即和大規模軍事戰爭風險,因此,奉行退而結網式的韜光養晦戰略,為國家贏得經濟發展,以便在長時期內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財政支持新一輪國家軍事現代化。本世紀初以來的中國高速軍事投入和發展,正是這個思路的歷史邏輯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