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代世界所認知的強權國家,隨著全球化的時代來臨,一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而筆者這次有幸因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赴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交流,作為一個身障學生以及臺灣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我們得到的甚麼樣的美國觀察?
在協助下給予競爭機會,而非保護傘
在台灣,為了增加身障生的入學機會,除了會有延長考試時間或字體放大這些基本的考試服務之外,亦有身心障礙甄試作為身障生入學管道這樣符合積極性差別待遇原則的補救措施,而在美國,所有學生的入學機會與標準一律相同,屬於齊頭式平等的教育機會,在這樣的基礎之下開展學生的校園生活。
上述這樣的方案,能確保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的能力都是相同的,而在台灣常會因為有著較低入學門檻的緣故,而造成障礙生在學習程度上有所落差,如此一來,一定程度消弭的學生在課業上的不適應,另一層面而言,更消去的一般學生常有的:因為「有自身的障礙,才能到較好學校」的錯誤認知,對於能力上也有具備與一般生良性競爭的條件。
講求經驗所帶來的多元學制:
在美國,因為講求平等的教育體制之下使得多重障或智能障礙學生進入大學的機率極低,不過,美國的大學教育並不只重於文憑的取得,而較為重視社交技巧以及學習經驗的累積,因此,比起一般正規大學,美國各州更多設置學制不一的社區大學,且課程時間與內容較為彈性,身障學生除了學科知識的累積以外仍可以有一定進入社會的基礎能力,由此可看出,在高等教育的著力點與台灣有所不同,「尊重差異化而產生的不同經驗」是美國特殊教育的最大特色之一。
家長思維的不同
在現場我們巧遇一位年僅18歲就自行前來就讀大學的障礙學生,對方告訴我們,父母只負責將他帶來城市,從此之後,從租屋、生活費或學費等等的支應,一切由孩子自行負責,成長從這一刻開始;這也可以看的出來,在西方國家最大的教育目標是使孩子最後能夠在社會上獨立,我認為這樣的思考對身心障礙學生尤其重要,很多家長常因為孩子本身所帶來的限制,常常有想照顧其一輩子的想法,但如何在獨立自主與適當照顧之間做取捨,考驗著台灣家長的智慧。
關於特殊教育的反思
一直以來台灣的特殊教育相當完善,包含中小學IEP計畫的落實到畢業之後的轉銜服務等等,在求學階段總是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支持,但完備的制度底下培養出甚麼樣的身心障礙學生,特殊教育的主體究竟是學生還是家長?學生應該可以主動提出自己的需求,而作為身心障礙學生的我們也應該認知到:特殊教育的面相有很多種,每個障礙學生需要的也不一樣,但我們可以在環境中選擇我們要成為什麼樣子,或什麼樣的人?或許以個人為主的特殊教育模式,是台灣可以嘗試的方向之一,障礙學生應該需要什麼樣的保護措施,才不會影響出社會之後的獨立自主,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