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公布首季經濟成長率概算,數字難看,衰退了0.84%,是連續第3季衰退,且數字較2月預估的差。看起來,台灣經濟的寒冬未盡。
從去年初到今日的1年多,全球與台灣經濟急凍走低的速度是超乎預期。去年2月,主計總處公布去年的經濟預測值為3.78%,全年4季都正成長,第4季的成長率甚至高達3.9%。但實際的數字則是持續下修,首季出現4.04%成長率的榮景後,第2季急凍掉到0.57%,第3、4季開始衰退,成長率分別是-0.8%、-0.52%,全年經濟成長率滑落到0.75%。
依照原來的預測值,今年首季衰退0.64%,第2季則可回到1.02%的正成長,第3、4季成長率超過2%,全年可望有1.47%的成長率。但在首季表現不如預期之後,各季與全年數字都要再下修到接近1%;展望未來,今年經濟成長率應該是保1亦辛苦難為了。
首季經濟成長下修主因是出口與資本形成不如預期。出口表現除了受到全球經濟表現的影響外,也受到台灣出口產品競爭力的影響。今年以來包括「G20集團會議」、及國際貨基金(IMF)都表達對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的憂心。2008年金融海嘯後,以央行寬鬆政策拉抬經濟的主流作法,已被認為已走到極限,難有效益。台灣央行雖去年就啟動降息,但不必太寄望其對經濟的提按振效果。
除了全球經濟因素外,台灣出口競爭力下滑,及經貿邊緣化問題,也影響出口表現。IMF於4月發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雖然把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值由3.4%降至3.2%,但IMF對亞洲國家的看法比較樂觀,保持在較高的成長率上─值得重視的是IMF看好亞洲國家卻看壞台灣經濟前景,把台灣今年成長預測值下修超過1個百分點,顯示台灣經濟的結構性問題相當嚴重。
台灣出口已連續14個月衰退,這個數字已追平金融海嘯時的記錄;到3月時衰退幅度仍達兩位數的11.4%,以趨勢來看,最快也要到年中之後─也就是第3季之後才有轉正成長的可能。
至於民間投資部份,首季包含政府與公民營企業的資本形成是衰退2.48%;在經濟低迷、景氣前景不明朗時,企業投資多會觀望或延後;兩岸貨貿已無、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亦不可能在幾年內見到成果,經貿邊緣化問題亦會影響民間投資,加上房地產反轉走入空頭市場,今年民間投資恐怕難有表現。主計總處對第2季1.02%及全年1.47%的成長預測值顯然一定要再下修。
此外,未來兩岸因素的變數,及中國緊縮陸客來台觀光、減少各項採購團來台等,也會對經濟造成程度不等的衝擊。目前業界估計是團客減2-3成,開放來台自由行的城市亦大幅縮減,對岸仍持續緊縮名額中。陸客減少對經濟的影響,會從消費端、就業面、及投資上逐漸顯現。
今年台灣經濟的寒冬尚未到盡頭,風險亦仍高。不過,相較上季的季成長率已經連續2季為正,至少顯示谷底可能已到達─但谷底到底在那季,只能事後再判定。
下半年唯一值得期待的正面消息是蘋果iPhone7,如果iPhone7能再造銷售榮景,台灣的蘋果供應鏈與出口數字都可因此受惠。2014年下半年,台灣的出口與經濟就曾受惠於iPhone6大賣,拉高經濟成長率與出口;去年iPhone6s銷售不佳,台灣蘋果供應鏈被砍單3成以上,台灣出口數字就漂亮不起來。至於iPhone7如能創榮景,至於能補足其它負面因子的影響,只能屆時再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