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祭祖,肉品是供品之一。不過在台灣,清明節這天市場沒有賣豬肉,看似是約定成俗的習慣,但有習俗專家發現,台灣清明節沒有殺豬的傳統,其實是為了紀念蔣介石過世而禁止屠宰。
「蔣公逝世、禁宰三天」
平常鮮少到市場買菜的台灣民俗專家郭喜斌,在清明節這天難得到市場採買祭祖供品,卻發現所有肉販都沒有營業,他到處問人,卻沒人知道原因。
郭喜斌疑惑,清明節是人們大肆採買供品的日子,應該是肉販的生意最好的時候,沒理由放棄賺錢的大好節日,他發揮偵探精神,問了豬肉攤販,甚至到圖書館查資料,赫然發現原來從1975年蔣介石逝世後,清明節就不屠宰。
他向BBC中文表示,從豬肉攤老闆口中聽到「老蔣死了後,清明就禁屠到現在。」讓他非常震驚。
BBC中文在清明節(5日)詢問台灣豬農康富戶,他也證實:「蔣介石死後,清明節就不殺豬了。」
郭喜斌後來到圖書館查到蔣介石去世隔年的報紙,其中一篇文章的內容提及,因為蔣介石過世日期,剛好是民族掃墓節,因此台灣政府明訂每年掃墓節是「先總統蔣公逝世紀念日」。
而蔣介石去世後連續三年,報紙上都有台灣省肉類公會和台北市肉類同業公會共同發出公告表示,「禁屠三日緬懷蔣公德澤」。
2007年,台灣政府表示,紀念日是威權時期產物,並認為功過具爭議的蔣介石不應以國家紀念日紀念,廢除「蔣公誕辰紀念日」及「先總統蔣公逝世紀念日」。
威權象徵
郭喜斌對BBC中文表示,雖然當年禁止屠宰的命令,是由民間單位公告,不是政治命令,但當時處於威權時代,所以他認為該命令明顯是,「政治操作」。
他認為,清明節是否賣豬肉,應該尊重攤販自行決定,回歸市場機制,約定成俗或成為習慣也不一定需要改變,但是他指出,台灣政府重視轉型正義,因此清明節不殺豬的淵源,必須讓更多人明白。
事實上,「禁屠令」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常見,像是1874年,清朝同治十三年,當年同治皇帝駕崩後,朝廷通令全國「禁屠」(不准宰殺豬牛羊雞鴨等)三天。
台灣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莊珮柔向BBC中文解釋,過去像是皇帝的家人逝世,皇帝也會發出「禁屠令」,這都很常見。她指出:「民俗反映政治結構,因此禁令也與政治權威有關,統治者會透過這種命令來彰顯權威。」
莊珮柔進一步分析,禁屠的概念也和宗教信仰有關,像是佛教就提倡不殺生積功德。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崇信佛教,她也曾經頒布了一條「禁屠令」,禁止捕殺牲畜、魚和蝦等。
清明節不殺生,還能追朔到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據史籍記載,該節的由來是春秋時期,晉文公感念忠臣,而下令禁火寒食,也就是禁煙火,只吃冷食。
寒食節與清明節日期相近,通常在清明節前一或二日,因此台灣民間也有一說,指清明節禁屠是寒食節有關。不過郭喜斌和莊珮柔都認為,寒食節對台灣文化影響不大,因此清明節禁屠與寒食節關聯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