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說未特赦陳水扁,是因為不能同時開闢太多戰場。小英雖未在阿扁問題上開新戰場,但民進黨政府卻在「改革」上開了許多戰場,結果改革效果互相抵銷,自覺受害的人多於受益者。
賴清德就任閣揆前,曾向蔡英文提出四個「請示」、「建議」或「希望」,包括台獨、特赦陳水扁、修憲及一例一休。這四個問題也被認為是賴清德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會提出來說明或辯論的議題。
其中,談台獨是賴要先站穩立場,而修憲門檻高,至於一例一休涉及賴、蔡的政策責任,而蔡認為不能在辯論中與前行政院長切割功過。
特赦陳水扁的議題涉及兩個面向:一是法律技術問題。因為扁還有未定讞的案子,若要特赦就得修《赦免法》,而之前民進黨立委也曾運作要修法;第二是蔡英文本身意願。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吳澧培曾透露,他們在二0一六年九月與蔡英文會面時,問及阿扁特赦問題,小英說不可能,因為那時戰場開太多,無法再開新戰場。
阿扁問題涉及民進黨支持者的感情。綠營民眾不能否認阿扁家人、親信貪腐,但對阿扁從司法程序到入獄後受到的待遇不滿,認為羞辱「台灣之子」也等於在羞辱綠色選民。扁案未解,等於埋下一個會煽起黨派、族群緊張的火種。而阿扁又善於政治操作,他會撩起綠色選民心中這個憾恨。
蔡英文的考慮非只是託辭。扁家貪腐是事實,而阿扁與家人也未曾對此真誠認錯道歉。若特赦扁一定會引起那些不滿扁家貪腐者不滿。任何政策出台,都會有受益者與受損者,有支持者與反對者。即使以民主程序完成修法,合法地特赦扁,過程必然火爆,且反對者心中不滿會累積,進而表現在選票上。這應該是蔡英文忌憚的。
不過話說回來,從一六年彭、吳兩人與小英會面後,小英雖未在阿扁問題上開新戰場,但民進黨政府卻在「改革」上開了許多戰場,而改革更會有明顯的受益者與受損者。單一議題的改革像是切香腸,若只得罪少數既得利益者,卻讓多數人感受到利益、公平,這個改革就可以順利推動;若同時推動幾項改革,某項改革的受益者可能同時也是另一項改革的受害者。這時候就不像是在切香腸,而像在一個蛋糕上直向、橫向同時切下去,每一塊的面積都是小小的。而為一例一休,《勞基法》兩度修法,等於兩邊各得罪一次。
蔡英文政府推動改革並沒有錯,但各項政策的進程安排得不好,執政者又沒有做好說服選民的工作,結果改革效果互相抵銷,自覺受害的人多於受益者。
*作者為新新聞總編輯,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675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