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衝刺離岸風力發展,台電日前除了加緊在彰化芳苑外海立起「海氣象觀測塔」、蒐集風速、海浪、海流資料,更考慮將「加碼」1000億設置海上變電站,讓未來離岸20公里內超過200台風機所發的電,能夠匯整後一次上岸。
台電看準彰化外海作為未來主要的離岸風力開發區,目前確定要在3年內砸下200億,設置22部離岸風電機組。接下來15年,則預計要在彰化離岸20公里的海上,設置244部離岸風機,裝置容量1.6GW,佔政府目標4GW近一半。而由於風場就在彰化外海,台電也考慮將營運、維護中心設在原本的彰化火力發電廠預訂地,以便日後就近照料幾十台造價上億的風機。
然而,要把離岸風機發的電送回岸上,若少了海上變電站,每架風機的電纜就得單獨拉到彰化永欣地區上岸。以每條電纜架設間隔需為水深2倍來計算,水深15公尺處纜線間隔就要30公尺,恐讓海底除了魚、就是海纜。此外,拉電纜成本高也讓台電頭大,光是海纜費用,就佔台電第一期風場開發預算200億的15%。
海纜充斥不僅可能影響生態,也勢必造成居民反感。公司財力在全台3家風場開發商中相對有優勢的台電,因而考慮在原先的3300億風場開發投資外,再「加碼」1000億做海上變電站。台電再生能源處長陳一成今(10)日表示,台電目前正規劃將在第一期開發計畫結束後5年,在能源局所劃定的26、27號風場裡各設置一個海上變電站,在海上就初步匯集電力,減少電纜上岸數量。如此一來,除了能保護沿岸潮間帶生態,未來其他風場開發商要在彰化外海設風機,台電也可向他們收取併纜費用,把外海所發的電一起送回陸上。
先架海氣象塔 做風機氣象預報站
除了海上變電站,台電也在年初斥資1.45億,在王功漁港外海6公里處架設高97公尺的海氣象觀測塔,自4月起開始觀測,並將在取得1年資料後正式開始規劃風機架設作業。協助進行觀測作業的成大機械系特聘教授林大惠表示,未來觀測塔所蒐集到的資料,將用來判斷風機可發多少電、或是是否要停機,「就像風機的氣象預報站。」
林大惠說,一般離岸風機要啟動發電,風速必須在每秒5公尺以上,但一旦風速高到每秒35至40公尺時就必須停機。面對颱風季就要到來,離岸風機未來將如何面對強風考驗?台電再生能源處長陳一成指出,颱風來時,陸域風力發電機現在是採進入暴風圈、一定數量風機停機後就會全面停轉。而離岸風機光葉片直徑就長達120米,不僅故障率更高,由於位在海上,維修也更不容易,因此停機標準預計將會比陸域風機更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