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高峰期營收達700億元的全球第一;也是一樁石化業界8年來聞之唏噓的企業家變;更是一場大兒子對父親、母親和弟弟的「完美復仇」。
見龍集團創辦人廖有章,是繼台塑集團王永慶打下PVC(聚氯乙烯)王國、奇美集團許文龍稱霸ABS(工程塑膠)後,第三個在全球五大泛用塑膠產業中,擁有全球第一名號的台灣人。見龍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麗龍製造商,還被稱為「中國保麗龍之父」。
未上市櫃的見龍集團一向低調,卻在2010年廖有章過世後,兩個兒子廖振鐸與廖文鐸互告,官司從英屬維京群島打到台、港、中國,纏訟至今。
這,不只是兄弟鬩牆的故事,而是每一家企業都可能面臨的接班課。
因廖有章過世前未立遺囑,他早年為投資中國,所疊加的複雜海外控股結構,加上便宜行事的股權設計,讓一個700億元的帝國,在他身後陷入家族爭產鬥爭。分裂、對立、衰退,正在侵蝕這個台灣隱形冠軍曾經的榮光。
事實上,學化工的長子廖振鐸是廖有章一直帶在身邊見習的接班人,熟悉保麗龍產業和見龍的一切;弟弟廖文鐸則是電腦博士,有自己的電子事業,在見龍僅以董事身分協助業外投資(包括曾投資遊戲橘子),未參與過工廠營運。
看似順理成章的長子接班,為何演變成弟弟告贏哥哥、取得中國四大廠的上層控股公司經營權,而哥哥卻正將老爸留下的家業「乾坤大挪移」,業務轉到自己名下?
關鍵,來自廖有章生前未及做好的一樁安排。
攤開台灣見龍機構的控股結構,最上層是英屬維京群島商三龍公司,它控制了見龍化學(後更名和橋)62%股權,而且股權全登記在廖有章一人名下。見龍的海外事業,大多數股權也都登記在廖有章、廖振鐸、廖文鐸父子三人名下。
但,其實見龍創辦之初,為廖有章出資的大小股東約有30多個,包括他的親戚、同學及好友,並每年都將集團的龐大獲利「分紅」給當初的親友們,包括再轉投資的中國工廠龐大利益。
廖有章一過世,廖振鐸發出了一封存證信函,否認其他股東的存在。甚至,還打算解散和橋。當時廖文鐸也出面指控哥哥根本是清算爸爸。
「我和我爸從工廠開工第一天就在(打拚),其他那些人在哪裡?」廖振鐸氣憤的向商周回應,認為股東們沒有實質對見龍集團付出過心血。
「見龍的股東都有出錢,只有他們兩個(指兩個兒子)沒有出錢。」廖有章遺孀廖黃香接受商周訪問說。曾任國小老師的她跟著廖有章創業,清楚所有股東的付出,及廖有章與股東共享的心意。因此,她與次子及其他股東聯手,對抗大兒子。
「我哥跟我說,如果我同意他的意見,那公司就是我和他的了,但,這不是我爸的意思。」廖文鐸告訴商周記者,曾有其他股東想退股,父親也堅持自己不買,而是介紹資深同事去買,因為他不想買低了占對方便宜或落人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