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長跑文化的根源:《跑者之道》選摘(1)

2016-06-02 05:20

? 人氣

跑者之道。(時報出版)

跑者之道。(時報出版)

「驛傳」二字,日文為「駅伝」,其起源是中國唐朝,各地為了將訊息信件以最短的速度讓皇帝得知,因此就在各地設置許多驛站,備有快馬來交替傳送信件,一站一站傳接下去到京城,這制度在唐代傳到了日本。日語與台語都遵循古義用「走」來代表跑步。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說:「走,趨也。」清朝的段玉裁引《釋名》說:「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由上面解說,來看「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学駅伝競走」這段漢字,雖然是日文,但是卻能完全從字面上理解,這是一場從東京到箱根之間來回,以一站一站接力的方式,所進行的路跑賽。而「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学駅伝競走」,就是從1920年就開始,每年舉辦的「箱根駅伝」的全名,而這也是吸引本書作者亞德哈羅南德•芬恩(Adharanand Finn)在完成《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揭開地球上最善跑民族的奧祕》,揭密肯亞跑者為何能在近年來稱霸跑壇之後,再度遠從英國千里之外,探究日本跑步文化最核心的根源-驛傳精神。

日本的驚人長跑實力,讓作者芬恩大感吃驚。這也難怪,因為除了東非的肯亞、伊索匹亞之外,對他而言,日本是另一個謎樣的國家。因此,作者芬恩為了體驗驛傳精神,以第一人稱的日記式寫法,記錄了他為了親身體驗與見證的日本「驛傳競走」,想儘辦法要加入日本的實業團或大學的驛傳隊,參與訓練,以取得第一手資料,在不得其門而入之下。作者先斬後奏,趕在日本一系列的驛傳競賽舉行前夕,七月間,向公司請長假,房子也出租出去了,全家四口很驚奇的走陸路,先搭長途火車從英國到俄羅斯,再從海蔘威搭船到日本後,移居京都,進行為期六個月人類學式的參與觀察。

近年來跑步風潮盛行,許多人紛紛投入馬拉松或路跑活動。
近年來跑步風潮盛行,許多人紛紛投入馬拉松或路跑活動,日本的驚人長跑實力,讓本書作者芬恩大感吃驚。。

對作者芬恩而言,「箱根驛傳」就像一個黑洞,吸噬榨乾了日本中長距離青年學生選手的所有能量。從高校時期,就被過度期待,連體格與天份明明適合跑一千五公尺中距離的選手,也被整個社會氛圍與期待,被引導甚至是強迫成為長跑選手。因此,日本學生的長跑實力,被高度期待能夠在進大學後,立即就在「箱根驛傳」舞台上,大放光芒,因此高校生被施以嚴格近乎體罰式的嚴格管教與訓練。作者不時在書中,將日本與英國甚至東非對比,他認為在日本不光是高中生,連大學生的訓練都是揠苗助長。

這也難怪,因為日本高一學生的五千公尺記錄,在2014年,首度由遠藤日向跑進13分台(13:58),日本高校生記錄則是佐藤秀和13:39,反觀,我國全國紀錄則是吳文騫的13:54,而台灣歷史上也僅有吳文騫一人跑進13分台。也就是說,當前日本頂尖高中一年級學生的長跑實力,已經可以稱霸台灣,更遑論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