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一場極右派逆襲的總統選舉 為歐洲敲響警鐘

2016-05-25 06:40

? 人氣

奧地利總統選舉,極右派候選人霍費爾以些微差距落敗(美聯社)

奧地利總統選舉,極右派候選人霍費爾以些微差距落敗(美聯社)

奧地利內政部長索博特卡(Wolfgang Sobotka)23日宣布總統選舉第二輪決選投票計票結果,前綠黨(Die Grünen)領導人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贏得約50.3%選票,險勝奧地利自由黨(FPÖ)候選人霍費爾(Norbert Hofer),當選奧地利戰後第9位總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奧地利是個人口只有860萬的小國,GDP不過4000億美元出頭,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的歷史榮光(或陰影)早已消散,在國際社會上經常被視為「德國的小老弟」。奧地利總統雖然可以做兩任12年,但基本上是缺乏能見度與存在感的虛位元首。

小國的虛位元首選舉 引發全歐洲關注

然而今年奧地利這場總統選戰不但鏖戰至第二輪決選,而且受到歐洲各國的高度關注,而且輸家代表的意義比贏家還重要。原因就在於,這次的輸家霍費爾差一點就創下記錄:成為當今歐洲唯一的一位極右派國家元首。

4月24日的第一輪投票,霍費爾以35.1%得票率大勝范德貝倫的21.3%,還讓執政黨的候選人出局;5月22日的第二輪決選,開票時兩人一度難分難解,最後計入不在籍選票(absentee ballots)才分出勝負。自由黨在奧地利得到空前的民意支持,霍費爾雖敗猶榮,而且這位國民議會(Nationalrat,下議院)的副議長年方45歲,未來還會大有作為。

奧地利近年經濟成長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是2015年夏季移民/難民潮爆發以來,只有860萬人口的奧地利接納了將近10萬人,社會體系不堪負荷,社會秩序和勞動力市場飽受衝擊,民眾不滿傳統主流政黨、要求改變現狀的情緒水漲船高。

奧地利總統候選人霍費爾(Norbert Hofer,右)與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美聯社)
奧地利總統候選人霍費爾(Norbert Hofer,右)與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美聯社)

奧地利政治社會情勢 歐洲縮影

在選戰中,霍費爾充分利用草根階層這股失望、不安、不滿甚至憤怒的情緒,儼然成為社會邊緣族群的代言人。他反對接納移民/難民,明言伊斯蘭教在奧地利沒有立足之地,強烈質疑歐盟體制與歐洲統合進程。

這些訴求得到廣大迴響,如果霍費爾上台,他勢必會積極主導政府政策,並且乘勝追擊,推動解散國會提前改選,讓目前民調排名第一的自由黨上台執政。自由黨黨魁施特拉赫(Heinz-Christian Strache)在敗選後宣示:「這只是開始。」

霍費爾與自由黨的功虧一簣,也為歐洲其他傳統上由中間偏左派和中間偏右派政黨執政的國家,敲響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排外主義的警鐘。在當前面臨多重危機的歐洲,極右派政黨成為一股「逆襲」的力量,正在改變歐洲的政治版圖,衝擊和重塑原有的政治格局與生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