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Uber爭議有一天會從交通監管問題,上升到台美外交問題。美國政府(4/25)正式透過美國在台協會(AIT)對台灣Uber爭議「表示意見」,呼籲我國政府撤回《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條之1草案,以保護Uber這家美國公司的商業利益。這難得的高調舉動,想必讓Uber及其支持者大為振奮,也讓爭議許久的Uber監管問題變得更加詭譎、複雜。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保障美國企業能在世界範圍內自由貿易、不受拘束,是其基本國策。川普總統上任後屢屢重啟貿易談判,就是為了鞏固美國的貿易主導權。因此,美國政府這封信雖然慎重有禮,仍是態度強硬,直指草案中的「載客後須返回公司」、「租賃時間至少一小時」必須撤回,為的就是保護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以免Uber被逼轉型為計程車業者,得和本土經營許久的計程車隊競爭。
台灣該怎麼辦?此刻,台灣政府除了要正式回應美國政府,溝通說明配套措施;當務之急應是穩定自家軍心,堅持推動修法。畢竟,政府的最終目標並非消滅Uber,而是輔導Uber與本土計程車業者良性競爭,不再以「租賃車行」之名,行白牌載客之實。連各大計程車業者都在交通部協調下,同意釋出1.8萬張牌照,讓Uber司機轉行。有錢大家賺,台灣政府與民間企業對Uber這個外來客已經十分厚道。
作為世界強國,美國政府的「意見」,對台灣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然而,執政者的根基來自人民,人民最在乎的利益就是安居樂業、和平富足。讓Uber繼續以不受監管的姿態營運,無論是從經濟、治安、勞權的角度,都無法在我國消費者、主管機關、計程車業者、Uber司機之間創造多贏局面。政府必須堅定推動修法,和各方加強溝通、說明,才能為台灣交通運輸產業創造新機。
*作者為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