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百年》德國之聲專訪漢學家余凱思:在中國,民主的夢想從未有過實現的機會

2019-05-05 10:00

? 人氣

余凱思:您說的對,我完全贊同。民主並不是一開始就「沒戲」、一開始就被排除的。在30、40乃至50年代,直到80年代以及今天,包括中國共產黨內部,一直有人以五四運動的精神為樣板,稱可以將民族、民族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同民主相結合,也就是創造一個民主的社會主義。我認為,在某些歷史階段,這一趨勢在中共黨內甚至很有勢頭,但最終黨內的民主派還是失敗了,在社會主義體制內實施政治改革的議題也就此夭折,不再被人問津。因此不能說,中共從一開始就拒絕了民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Bildergalerie chinesisch-japanische Beziehungen 4.-mai-bewegung
百年前的五四運動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說當時五四運動的核心思想在當今中國仍有巨大意義,那麼,能夠在今天實踐五四精神嗎?

余凱思:五四運動的核心理念仍然活躍在百年後的今天。30年前,1989年春季,大學生走上街頭,發揚五四傳統,呼籲實現民主,他們也說自己是「民族主義者」。我剛剛完成一篇論文,其中引用了一位學生領袖的話,他說,「我們是愛國的,但我們也要求民主,因為我們相信,中國的問題可以通過民主方式得到解決。」因此,從30年前發生的事情可以看到,五四運動的精神依然存在。

我想,今天的北京政府對五四運動紀念日等非常緊張。今年有一系列重要紀念日。去年也有很多逢十紀念日,如1978年開啟改革政策40周年。今年有五四運動100周年,六四30周年。在中國能感受到緊張氣氛,不奇怪,因為對一些議題還沒有說法,而這些議題讓社會承受重壓。人們不能談及這些話題,也不會舉辦大型活動。有人告訴我,他參加了一個非公開的會議,這同以前大不一樣。人們感受到緊張氛圍,之所以緊張,是因為以往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德國之聲中文網:人們很緊張。盡管如此,當今年輕人中多數人更注重消費。

余凱思:對。當然,大多數當今年輕人對以上議題不感興趣。但我還是不斷有意外發現。人們都很清楚,有些議題不能談,但很多人對此有想法,只是不能在公開場合表明而已。我不久前剛在南京做過一場報告,知道一些話題存在人們的腦子裡,但不能說,因此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現象。但如果不是普遍現象,政府為什麼要緊張,為什麼不用另外方式面對它呢?

德國之聲中文網:最後一個問題:五四運動在當時對中國以外的地方有什麼影響嗎?

余凱思: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五四運動在當時屬於全球性抗議浪潮的一部份。1919年春天,全球掀起抗議風暴,從朝鮮半島到拉丁美洲,從埃及到印度,中國只是殖民地國家要求更多話語權運動的一部份。因此,五四運動是時代的產物,是民族要求自決運動的一部分。民族自決也是1919年五四運動大學生提出的要求之一,要求中國實現民族自決。但當年學生要求的是,民族自決同民主同步並進,只有一個民主制國家才能對外體現自治、自決以及主權要求。那個時代產生的影響非常深遠,它開啟了民族獨立的浪潮。接下來,許多地區宣布獨立,第三世界就此以獨立的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余凱思教授現任柏林自由大學歷史與文化科學系東亞研究所所長,柏林自由大學副校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