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10日起提高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稅率至25%,北京當局13日祭出反制措施:自6月1日起0時起,對已實施加徵關稅的600億美元美國商品,提高關稅稅率。但由於中美貿易逆差懸殊,中國靠課徵關稅與美國硬拼的成效有限。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指出,中國將可能將透過貶值人民幣、削減中資企業對美投資、刁難美國企業在中國營運等反制措施,對美國展開還擊。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13日分析,中國2018年對美出口5390億美元商品,美國則對中國出口1200億美元商品,華府甚至著手研擬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全面加徵25%關稅,但中國卻沒有等量的美國商品能夠「以牙還牙」,因此勢必得尋求其他反制手段。
雖然外界時常提出中國透過減持美債對付美國的可能性,但中國持有高達1.1兆美元的美國國債,高居全球第一,若大量拋售手中美債,使美債價格下跌,反而造成擁有的剩餘美債貶值,對中國來說反而弊大於利。
反制手段一:刁難美國企業
CBS指出,中國是許多美國企業的重要銷售市場,且北京當局能透過扣留執照、加徵稅收、延遲貨物清關速度及加強監控等一系列手段影響美國企業在中國的營運,因此也有許多美國企業並不支持美國的關稅攻勢,擔心淪為中國政府的報復對象。遊說團體「資訊科技產業委員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uncil)10日便發出聲明表示:「雖然我們感謝政府致力解決中國不公平的技術貿易政策,但這場貿易衝突已對美國的企業、勞工及消費者造成嚴重影響。」
反制手段二:貶值人民幣
美國知名智庫外交關係協會(英語: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資深經濟研究員塞瑟(Brad Setser)則認為,讓人民幣走貶是中國能使出的一大武器,「若人民幣貶值,將使得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下的價格更低廉,得以提升其出口與海外銷售」,藉此抵銷貿易戰對出口的衝擊。
反制手段三:削減對美投資
根據美國財經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報告,中國近三年來在美國的投資金額不斷下滑,從2016年的460億美元,下跌至2017年的290億美元,2018年的投資金額更一口氣減少了80%,只剩下50億美元,而美國去年則在中國投資了130億美元。但CBS也指出,中國對美投資減少的現象,也有一部分是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對中資嚴加審查的緣故。
反制手段四:升起「經濟鐵幕」?
某些經濟專家擔憂,中美兩國無論在經貿上或技術上的聯繫都相當緊密,許多美國科技公司更高度仰賴中國供應商生產的零件,若中美間的分歧演變成長期抗戰,雙方不斷加徵關稅,形同經濟界的冷戰,築起一道「經濟鐵幕」(Economic Iron Curtain),切斷全球供應鏈。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Hank Paulson)12日強調,維護國家安全當然至關重要,但貿易戰真正的風險在於對全球供應鏈的破壞,世界將因此分裂為兩個不相容的規範系統。
反制手段五:減少進口美國農產品
中西部農業州是川普(Donald Trump)與共和黨的票倉,卻也是貿易戰下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而中國目前已對美國大豆徵收25%的關稅,採購量也遠低於過去水準,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較前年同期下降70%。為了減輕農民遭受的衝擊,川普去年已發放120億美元的津貼,13日更宣布再加碼150億美元,以補貼農民損失。但根據美國政府的數據,美國2019年的農業收入預計約694億美元,較2013年的高點下滑了整整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