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無限的愛
但你仍筆直地走——
你知道,就地站著是祈禱
就地枯竭也是
像兩株樹木之間純潔的性愛
血脈和雲彩
都有神——
——〈活著是祈禱〉
對劉曉頤來說,先前自身經歷的一場大病,具有翻轉人生的意義。從小,她在父母無盡寵愛的環境中長大;國中階段,她在升學主的時代氛圍下,顯得邊緣叛逆。進入職場後,她以為「人是不需要努力的」,因此第一份工作在出版社,兩個禮拜就被主管解雇;所幸接著進入現代詩教皇羅智成當時經營的出版社,跟隨羅智成學習,並在現代詩方面受他啟蒙,如她詩中遍布「光」的意象,正是羅智成《光之書》所帶給她的影響。她很遺憾自己當時因為任性,只因不高興美編同事,就輕易被電視台挖角離開,沒能繼續在工作上多跟隨羅智成學習,但慶幸,迄今與羅老師維持友誼,受教匪淺。
她自言,由於自己「嬌生慣養,以前完全沒有打工的經驗,所以工作總是跟不上團隊。」在父母的保護傘下,她平日不看電視新聞,與世隔絕,詩人自覺過著任意妄為的生活。評析過去謬誤的價值觀是:男人的成就感,來自於做什麼;而女人的自信,來自於別人為她做到什麼。因此,在電視台時工作能力不受肯定,即使被認為是花瓶,不懂也無所謂。「那時候,工作上我犯了錯,還以撒嬌作為賣點,甚至認為這就是我的生存之道,其實內在非常沒自信、空虛甚至惶惑……」回憶那段日子,她只在乎外表,而內在的空虛感與日俱增,因而引致嚴重的憂鬱及焦慮,讓身心生了場大病。
「那時,我的體重比現在還要少十公斤,走在路上都引人側目。我覺得滿街上都是正常的人,只有自己是不正常的。」為了體態的美感,她對自己強迫節食,因而重度厭食。但也是這一份超強的意志力,感覺到「痛苦到不得不自救」,她想盡各種辦法嘗試自救,如:重新回教會、看精神科,找心理師諮商,重新釐清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否則一般人病到這麼嚴重,是不太可能這麼快就能痊癒。
劉曉頤走出病痛,除了自身過人的意志力之外,她歸功於對基督虔誠的信仰。她真切感受到神對自己強大的愛,因而感動流淚。「我覺得真正的信仰,不能建立在神秘體驗上;如同寫作,不能建立在靈感上。」大學階段,曉頤曾於真理堂裡擔任小組長,帶領組員讀經、禱告。雖然她後來與神疏離了好久,但以此方式重新建立自己與神的關係,她說:「真正信仰的可貴之處,就是一直選擇去相信。」
重讀的力量《1Q84》
病痛過程中,村上春樹《1Q84》是劉曉頤的療癒之書。她認為這本小說,不同於村上的其他著作。在重讀小說的過程中,她獲得了愛的力量。「那時好長一段時間,我沒有什麼行為能力。為了重新找回自己,我想要藉由寫作來自我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