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靈塗炭 充滿爭議 伊拉克戰爭關鍵人物如今何在?

2016-07-06 21:09

? 人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 大力支持進軍伊拉克

英國時任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與小布希總統聯合出兵伊拉克,成為從政期間最受爭議的決定,他在英國的政治聲望一落千丈,2007年黯然下台,隨後接下了歐盟、聯合國、俄羅斯、美國組成的四方集團(Middle East Diplomatic Quartet)所委任的中東特使一職,直到去年5月辭職。布萊爾去年10月首度為伊拉克戰爭的錯誤情報與一部份規劃道歉,但始終未對發動這場戰爭致歉。海珊政權垮台後,伊拉克再度陷入伊斯蘭教派之爭,基地組織的伊拉克分支趁機壯大,成為今日的伊斯蘭國(IS),布萊爾也承認,對於IS崛起,英美聯軍發動伊拉克戰爭要負起部份責任。

獨裁強人海珊 狼狽遭擒 絞刑處死

1937年,海珊出生於伊拉克提克里特的農民家庭,1956年加入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Arab Socialist Ba'ath Party),1979年掌權就任總統,開始24年的獨裁統治。他在1980年9月下令進軍伊朗,兩伊戰爭歷時8年,這場傷亡慘重的戰爭造成雙方1百萬人死亡。兩伊戰爭導致伊拉克經濟衰落,1990年,海珊為奪取石油資源,以民族主義為藉口入侵鄰國科威特;1991年1月,美國為首的聯軍展開「沙漠風暴行動」(Operation Desert Storm),將伊拉克成功逐出科威特。

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開打,英美為主的聯軍4月9日攻入首都巴格達,推翻海珊政權,海珊卻失去蹤影。2003年12月13日,美軍在海珊家鄉提克里特以南15公里的道爾(Dawr)一處農場地窖裡,逮住狼狽衰老的海珊。2006年11月,伊拉克特別法庭針對1982年的杜杰爾村(Dujail)屠殺案(海珊在此地差點遭暗殺,後來為報復而屠殺143名村民),判處海珊死刑;2006年12月30日,海珊被推上絞刑架,一代強人的人生劃下句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