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表決部隊啊!」「誰沒代表性,你說!」⋯⋯預期未來半年每週四下午,類似場景都會透過網路直播,赤裸裸呈現給台灣社會。
這是6月23日起召開的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首次會議實況。這也是台灣為因應高齡少子化所帶來的年金財務危機,歷經3位總統,第3次推行年金制度改革。如果成功,這更會是台灣第一次大規模的社會福利緊縮。
其實,相較歐、日等國,我們的年金改革腳步已晚了20年。那些國家都比台灣提早進入老年社會,因此較早面對問題,反觀我們1993年就跨入高齡化社會,各種年金制度卻仍持續加碼,繳少領多,無視於年金財務與人口結構一起快速惡化。如今已不改不行。
從其他國家的改革經驗,及前兩任總統的失敗經驗來看,蔡英文政府想要成功,必須跨越兩大障礙。
沒共識,各方代表難溝通 前朝辦246場座談,仍被杯葛
首先,是新政府如何在長期缺乏溝通機制的台灣社會,建立共識。
2012年底,馬政府試圖推動年金改革,由行政院、考試院在2個月內辦了124場座談會、提出方案,結果勞工團體、公教團體、在野黨全都不服,指責黑箱作業。政府接著再辦122場巡迴說明會,最後仍在立法院遭到自家國民黨立委強力杯葛。
新政府上台後,記取前車之鑑,想透過涵蓋各種利害關係人的官民代表,合組委員會,達成改革共識。但第一次年金改革委員會議的一大爭執點,卻是幾位公教團體代表,高聲質疑其他人的代表性。
其實,總共37名委員中,光是軍公教就有9個團體山頭林立,各推一人參加。而全台參加年金制度的60多萬軍公教有9名代表,1千多萬勞工,卻僅有3個勞工團體代言。這是什麼道理?
政務委員兼改革委員會執行長林萬億解釋,委員會的組成,主要考量是讓利害關係人能坐下來對話,因此他都設法在軍公教、勞、農、漁、青年等族群中,找出代表性團體。也因著重各種身分都有代表,所以並非以全國人數比例來分配席次。
起步慢,18%微調不成 軍公教退撫金入不敷出
第二個挑戰,是如何在既得利益必然的反彈下,改得快也要改得大。
德國花了20多年進行年金改革的社會與政治工程,但看結果,像是請領退休金的起始年齡,僅從65歲延到67歲,就要用18年時間、分成好幾期,小碎步的前進。
台灣改革起步慢,恐沒有那樣的餘裕。扁政府時期光是微調「18%」優惠存款都不成,改革後繼無力。歐、日等國的退休金最低請領年齡,多已改到65歲以後,我國的軍公教卻還是50歲就能開始領退休金。
台大社工系助理教授傅從喜主張較可行的方案是,多管齊下,避免只由單一群體承受年金減碼代價。
然從公平性和可調整空間而言,現行制度下享有最優渥退休條件的中高階、中高齡軍公教,仍可能是被改革最多,也最有反彈力道的對象。英國的例子,或可給新政府一點勇氣。2010年上台的保守黨政府,因財政壓力緊縮公務員年金,引爆上百萬名公務員兩度大罷工,但保守黨強力推行改革,獲人民支持連任。
台灣第三波年金改革已啟動,要踏大步,還是小碎步?不只場內代表,我們每個人,都是利害關係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