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真心話》發展未來科技,台灣行不行?施振榮:軟實力有條件,還缺這兩項

2019-07-18 08:20

? 人氣

1976年創辦宏碁電腦迄今,施振榮一直是台灣科技界「教父級」人物,即便2014年卸下宏碁董事長職務,施振榮對於台灣科技產業,仍有著傳教士般的熱忱,從過去倡議科技島、世界公民,到這幾年倡議「東方矽文明」,施振榮對台灣始終有強烈使命感,他16日接受《風傳媒》專訪說,未來社會不管是物聯網或人工智慧(AI),都是所謂的「矽文明」;台灣具備多元文化與民主政治底蘊,面對新科技挑戰,台灣人應該勇於構想,率先提出未來智慧生活願景。施振榮強調,「台灣軟實力相對有條件,但企圖心、使命感不是很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施振榮表示,人類文明實質上跟科技演進息息相關,東方文明在歷史上曾經領先西方;台灣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就是資通訊產業發展上,做出具體貢獻,是全球電腦普及化幕後最大功臣。

施振榮說明,未來第四次工業革命,不管是物聯網、人工智慧,都是以半導體科技為基礎,也就是所謂的「矽文明」;面對未來的「矽文明」,東方有東方人的文化生活模式,對於文明的認知,和西方社會比起來,想法不一定會相同;台灣擁有多元文化與民主政治,應該率先提出未來的智慧生活方式。

施振榮指出,台灣不僅具有工具理性,在軟實力也相對有條件,但可惜企圖心與使命感不是很夠,「我提出東方矽文明的概念,是希望讓國人了解,台灣具備發展未來科技文明的客觀條件,我們該有更強企圖心。台灣小,但是對世界貢獻不容忽略,就像我過去提的科技島、世界公民,都是台灣的願景。」

AI和物聯網應用 「走向長尾效應、少量多樣新生態」

施振榮說,台灣客觀條件雖受限市場規模太小,但還好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運用,是朝向長尾效應、「少量多樣」的新生態發展。

施振榮表示,過去國人對台灣科技產業的認知,主要仍停留在「少樣多量」的商品,例如手機、筆電等設計代工製造;但這些大量製造的產品外,台灣在其他領域有許多「隱形冠軍」,即便是個人電腦,除消費型機種外,還有很多利基型產品。他早在1997年提出以「XC」取代「PC」的主張,就是希望在大量製造外,發展出「少量多樣」的專用機型。

20190528-2019台北國際電腦展,電競設備展示。(盧逸峰攝)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指出,「少量多樣」產品組合,「利潤不會比PC、手機還低」,例如電競系列產品。(資料照,盧逸峰攝)

施振榮認為,台灣的特色是創業精神,具備速度、成本、服務精神等強項,「囉唆的事情,台灣人願意去做」,面對物聯網與人工智慧時代,結合跨領域運用「少量多樣」需求,台灣有很多機會。

施振榮指出,台灣過去三、四十年,在資通訊產業的硬體設備上,取得長足發展,但可惜在軟體應用上,無法像中國或美國一樣,利用其龐大內需市場優勢,發展出網際網路應用服務。他說,面對未來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時代應用服務,「台灣客觀條件小,走的路必須跟G2(中、美)不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