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它就進入深海資訊天堂!海底電纜承載99%海外通信訊息,易遭何種破壞,又有誰在覬覦?

2019-07-26 14:02

? 人氣

美軍防範俄羅斯潛艦破壞海底電纜。(取自推特)

美軍防範俄羅斯潛艦破壞海底電纜。(取自推特)

1858年7月29,兩艘蒸氣動力戰艦在大西洋海上中央相遇,在那裡將4000公里長的電纜兩端相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跨大西洋電纜,歐洲居民與北美州人民史無前例地透過電報交流。由於修繕技術尚不發達,這條傳輸消息需要17小時的電纜,只維持1個月的壽命,但開啟了全球通信革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世界各國不斷精進電纜網絡。1866年海底電纜每分鐘僅可傳6至8個字,到1900年已經能每分鐘傳40字。首條跨大西洋電話通訊電纜則於1956年啟用,32年後經過更新升級,這也成為第一條連接歐美的光纖電纜,每秒傳輸280百萬位元組(MB)。2018年,全長6600公里的跨大西洋海纜MAREA,連接美國東岸與歐洲南端的西班牙,頻寬達每秒160兆位元組(TB),比一般家用網路還要快160萬倍。

向大航海時代致敬的2015全球海底電纜圖。(取自Telegeography)
向大航海時代致敬的2015全球海底電纜圖。(取自Telegeography)

迄今,全球有380條海底電纜,鋪設長度超過120萬公里,通訊電纜已經延伸到世界任何地方,不論是偏遠太平洋島嶼,還是北極圈小鎮,當你打電話給身處遠方的親友,其中一條電纜帶著一字一句橫越深海,傳送到彼岸;當你使用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或YouTube等海外網站,或是觀看海外實況轉播,那些影像與通話99%都是透過光纖海底電纜傳送。

光纖海底電纜等同於深海資訊天堂,傳輸的資料包含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企業與國家的機密消息。有些國家政府積極獲取更多隱私訊息,並派遣潛艦,將黑手伸向海底電纜,中國電信技術巨頭華為近來拓展海底電纜市場,更加深歐美專家的憂慮。

台灣地震曾中斷東亞網路!海底電纜有多麼脆弱?

海底纜線的鋪設成本高達數百萬美元,也需耗費好幾年,勘查海底地形、埋線,光纖裝在強度極高的鋼管裡,並套上聚乙烯材料的絕緣保護層,以確保纜線可以防止海水腐蝕、抵擋水壓的重量,但在堅強的纜線也抗不住意外地破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電信市場分析機構TeleGeography研究副總裁史壯(Tim Stronge)表示:「電纜故障有三分之二是源於人類活動,包含漁網、拖網捕撈以及船隻拋錨時刮到……第二大原因就是自然災害,有時候地震也會引發水下坍塌。」

2006年12月26日,台灣恆春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0地震,造成8條海底電纜中斷,台灣、中港澳、日本、南韓、菲律賓等東亞地區內的網際網路、國際電話服務受阻,跨國金融服務公司無法連接海外電子交易系統,銀行間外匯交易被迫中斷,直到3周後才完全修復。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ISDR)形容這是「現代新型態災難」,對經濟及社會的衝擊極為沉重,這也促使國際電信聯盟(ITU)全面提升海底電纜的抗震標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