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上,美國不太確定貧窮的成因,因此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美國神話仍然認定即使出身貧寒,人人都有機會獲得幸福。我們希望那是真的,無論真假,也很欣慰看到那些美夢成真的例子。十九世紀作家霍雷蕭.阿爾傑(Horatio Alger)的作品我們已經不再讀了,不過他的名字卻成了白手起家的同義詞,他筆下的角色都能透過勤懇工作致富,經典的移民故事依然能夠觸動美國人的心,儘管這個國家長久以來一直嫌惡著那些來到「金色大門」之外的「不幸渣滓」,就像自由女神像下方所銘刻的文字所述。
這種神話有其價值,替這個國家跟每位居民都設定了嚴苛的標準,國家必須努力,成為傳說中的機運之地,居民必須奮鬥,好好利用這些機會,這樣的理想激發了民權運動、向貧窮宣戰,還有持續不斷的追尋,想找到方法緩解富裕中依然存在的窘迫。但是美國神話也提供了怪罪的藉口,在清教徒的傳統中,努力工作不只是實際需要,也是道德要求,不努力就是道德敗壞,嚴苛的邏輯決定了冷酷的判斷:如果一個人的勤奮工作能夠帶來成功、如果工作是一種美德、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工作得到成功,那麼失敗的人,就是不夠努力。市場是公平的最終裁判,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美國反神話,認為社會必須要為個人的貧窮負起大部分的責任,種族歧視和經濟富裕的階級,造成貧困社區的種種症狀,學校不好、選擇有限,貧窮的孩子被迫犯罪、吸毒,只能從事收入微薄、沒什麼未來可言的工作,個人淪為龐大力量的受害者,自己無法掌控,包括了貪婪追求利潤的企業,只會剝削勞動力。
該如何定義個人在自身貧困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成為社會褔利及其他社會政策中的爭論,但很少有人能夠肯定地回答,即使在具體的個案中也一樣。比起富人,窮人比較無法掌握私人的決定,更難自外於冷酷的政府機器,在這個科技與競爭的瘋狂世界裡,窮人更沒有辦法敏捷地避開重重危機,他們的個人錯誤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個人成就得卻只會得到更少的回報。個人與公眾之間的互動如此錯綜複雜,諸如就業培訓這類協助要想奏效,就必須針對個人需求量身打造才行,內容不只要包括使用電腦與操作車床這類「硬技能」,還得包括與同儕互動、樂意服從命令等「軟技能」,要能夠處理多年逆境所累積的怒氣。就業培訓人員發現,屢經失敗的人──在學校裡、戀情中、工作上──要等到明白自己有能力追求成功,才有辦法成功。要擺脫貧困,他們必須學會純熟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與雙手。
離開貧窮不是拿出護照,跨越邊境這麼簡單的事情,赤貧與安適之間有一道寬廣的爭議領土,這條通道的距離,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安穩的生活就是可以用一份薪水付清房租──不用存兩個星期的錢才付得起一個月的房租」,泰隆.皮克斯利說道。他是個年約五十歲的削瘦男人,住在華盛頓特區,來自困苦的生活,白天打零工,還吸食海洛英。他的要求特別低,「我不想靠打零工籌錢,」他直截了當地說道,「我想住得舒服點,就算只是一間十英呎平方大小的房間也好,在一個月內,我可以用薪水付清所有的帳單,我不必存什麼錢,對我來說,過得舒服不必非得要有儲蓄帳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