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日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刊出一篇James Griffiths的文章,「名稱中蘊含著什麼?台灣人對「中華台北」奧運稱號的憤怒」,主要是針對「中華台北」名稱的由來、台灣人日益厭惡「中華台北的稱號」、以及台灣選手內心深處的不平、困惑和委屈。這篇老外仗義執言的文章,適逢里約奧運期間發表,旋即引起了台灣內外熱烈的討論。
文中引用了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年五月甫發表的全國性民意調查結果:在台灣,已有超過八成的成年人自認為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顯示台灣認同已經攀上了歷史的新高點。其實,台灣民意基金會在六月發表的「後馬英九時代的台灣對外關係:人民的期待」報告中,有幾項和「中華台北」名稱有關的調查結果,非常值得大家關注。
的確,台灣在國際正式場合的官方名稱或稱謂問題,在台灣一直是個惱人的問題。目前比較廣泛使用的名稱是「中華台北」,源自於1981年的奧運模式。在何種程度上,台灣人民能接受以「中華台北」做為台灣的官方名稱?台灣人民偏愛什麼名稱來代表台灣?針對這些重要的問題,我們做了調查,並獲得不少珍貴的發現。其中部分調查發現,是首度在本專欄發表,以饗讀者。現分兩方面來談:
在何種程度上,台灣人民接受以「中華台北」做為台灣的官方名稱?
我們問:『台灣目前參與國際組織、會議或活動(如奧運、亞運、世界衛生組織等等)的對外正式名稱大多是「中華台北」,請問,您接不接受這樣的名稱來代表台灣?』結果顯示:9.1%非常接受,40%還算接受,26.1%不太接受,19.3%一點都不接受,5.4%不知道。換言之,不到半數的台灣人民尚能忍受「中華台北」的名稱,但不接受者也高達四成五,顯示反對者眾;而且,強烈支持「中華台北」的人僅佔不到一成,勉強接受者高達四成。
進一步的交叉分析顯示:一、年齡層的差異是顯著的,不同年齡層的人對「中華台北」有不同的接受度,越年輕的人不能接受「中華台北」稱號的比例越高。具體的說,在20-24歲的人當中,有62.4%不能接受;在25-29歲的人當中,有60.8%不能接受;在30-34歲的人當中,有55.9%不能接受。二、省籍背景的差異也是明顯的,例如,在外省族群當中,54.1%能接受,35.9%不能接受;在河洛人當中,48.4%能接受,47.1%不能接受。三、政黨背景的差異是明顯的,在國民黨認同者中,有73.2%能接受,但在民進黨認同者中只有38.7%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