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法國今天呼籲伊朗,立即放行在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扣押的一艘英國油輪。法新社報導,德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說,這艘屬於瑞典、懸掛英國國旗的油輪「史丹納帝國號」(StenaImpero),昨天被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扣押,使『本已緊張的情勢危險地更加惡化』」。 <2019-07-20 22:21中央社 柏林20日綜合外電報導>
這是最近中東緊張的情勢。看到這樣的新聞,相信我們都可以預期很快地就會看到「分析師指出,這起事件本周將繼續推升油價…。」這樣類似的報導。中東的地緣政治在二十世紀時左右了世界的經濟走向,因為掌握石油定價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中,三分之二的石油產儲量位於圍繞波斯灣的六個中東國家。石油是現代工業社會最重要的原料,當地緣政治緊張,油價上漲,緊接而來的就是電價的衝擊。傳統的火力發電成本直接受原料(石油、天然氣、煤炭)價格影響,對電力市場而言,往往就是受地緣政治所左右,充滿不確定性。
放在這樣的背景脈絡下去思考,我們比較有機會能理解國外大企業來台投資時,喜歡強調使用再生能源的可能原因。對一個企業而言,有效地控制成本永遠是獲利的不二法門之一。如果電力是重要的成本項目之一,如何確保電力價格的可預測性與合理性便是任何企業優先考量的。與石油、天然氣等原料價格連動的火力發電,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顯然具有較高的不可預測性風險,而核能發電的爭議性則一直存在,剩下的選項就是再生能源了。
再生能源電力的優勢是,完全不需負擔原料與運輸的成本及風險。再生能源電力的另一項優勢是穩定性,這與一般印象完全不同,因為這裡所指的穩定性(包含價格與電力供給)是建立在制度設計的保障上,而非能源本身。的確,受限於自然環境,常見的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顯然不是穩定的電力來源。火力發電是穩定的電力,也是現有電力主要的基載來源。透過再生能源與其他基載發電的組合,可以確保電網內電力供給的穩定性,對一個以經貿出口導向為主的國家,則可以藉由各類制度的設計與規範,讓再生能源電力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選項。
就再生能源發電端而言,台灣現行的躉購費率制度提供了一個再生能源電價具備穩定性的參考點。藉由躉購電價,發電業者可以在20年期間用固定價格出售再生能源電力給台電。想像一下,理論上來說,如果發電業者願意以同樣的價格出售給企業用電端時,其背後代表的意義是,企業在這20年之間的用電成本風險將完全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