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聯合參謀本部2日表示,北韓當天凌晨2時59分和3時23分左右,在咸鏡南道永興一帶兩度向東部海域發射不明飛行器,飛行距離約220公里、高度約25公里,最大飛行速度6.9馬赫。德、法、英等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緊急討論後呼籲,應徹底執行對北韓的相關制裁,直到這個獨裁政權放棄核武與彈道飛彈為止;至於先前表示北韓試射短程飛彈「無所謂」的川普,這次也說「短程飛彈沒什麼、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我不擔心」。
北韓官媒打臉,韓軍仍堅持「那是短程飛彈」
北韓最近屢屢試射飛彈,一般認為是對美韓聯合軍演的不滿與反彈,朝中社與《勞動新聞》等北韓官媒也表態,「和平與戰爭演習、關係改善和軍事敵對行為絕對勢不兩立」,要求美韓取消相關軍演。不過兩天前(7月31日),北韓才從東部的元山市一帶向東北海域試射武器,這也是北韓8天內第三度進行試射。韓軍7月31日曾經分析,北韓當天發射的是短程彈道飛彈,但北韓媒體1日稱是「新型大口徑可控型火箭炮」,也發佈了現場圖片,讓南韓媒體與軍方一片譁然。
南韓的《朝鮮日報》認為,此一失誤除了讓軍方對北韓的情報分析能力受到質疑,各界更擔心「殺傷鏈」(Killchain)的最重要的一環出現漏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南韓聯合參謀本部在北韓公開照片後,依然表示「韓美情報機構判定北韓發射的是新型短程彈道飛彈,這一點沒有任何改變」。此外,依照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北韓不可發射任何彈道飛彈,無論長短程都一樣。
《朝鮮日報》稱,北韓7月31日發射的武器是由新型300mm火箭炮(KN-09)改良而成的武器,其口徑(從300mm提升到400mm)和射程(從200公里提升至250公里)均有所增加。專家表示,如果韓國軍方和美軍都將其誤判為短程飛彈,那說明決定「殺傷鏈」力度的情報收集能力出現巨大漏洞,應全面改善「殺傷鏈」與針對北韓的情報監視體系。
韓媒:比起短程飛彈,火箭炮對南韓威脅更大
雖然南韓軍方不願承認北韓試射了「新型大口徑可控型火箭炮」,但《朝鮮日報》2日依舊在社論中指出,北韓若將這種新型武器部署在非武裝地帶附近的北韓側,由於其射程可達250公里,屆時包括南韓首都圈、駐韓美軍的烏山、平澤基地、南韓陸海空三軍司令部(忠清南道雞龍台)、部署F-35的清州基地、部署薩德飛彈的慶尚北道星州一帶,都暴露在這種新型火箭炮的射程之內。
《朝鮮日報》指出,其實北韓主要的打擊手段就是傳統火砲,這種比起彈道飛彈的造價便宜許多的傳統武器運用簡單,北韓目前就有5500門火炮對準首爾首都圈。要是北韓決定對南韓方向齊射,無論是南韓軍方還是駐韓美軍,其實都沒有很好的防禦手段,反倒是被稱為「朝鮮版伊斯坎德爾」的NK-23,愛國者三型或許還有一拚。現在北韓官媒更強調這種新型大口徑火箭炮是「可控型」,射擊精度可能比起原有的火炮更為精準,對南韓來說才是更大的威脅。
《朝鮮日報》認為,從北韓7月31日發射的新型火箭炮來看,除了射程可達250公里,最大飛行高度也只有30公里左右。以過去的資料來看,火砲要是能飛行250公里,最大飛行高度至少會達到60公里。如今北韓研發出射程更長、飛行高度更低、而且飛行速度更快的新型武器,對防禦方的偵測作業來說增添許多困難。韓東大学的朴元坤教授指出,如果北韓將NK-23與大口徑新型火箭炮混合運用,對於無法辨別兩者差別的韓軍來說,勢必會造成防禦上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