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總愛高喊自己「呼吸也會胖」,但到底要如何與易胖體質共存?台大今(8)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指出6大運動項目能有效降低肥胖基因的影響,其中又以慢跑最為顯著 ;令人意外的是,不少人喜愛的游泳項目卻沒有明顯成效,在冷水中游甚至還有可能刺激食慾。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日針對舉辦記者會,研究團隊針對「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中,1萬8000多名30至70歲民眾的資訊進行分析,並解密18種運動項目對於對抗易胖體質的效果。
根據研究成果,帶有肥胖基因的民眾只要勤做運動,便能對抗先天因素,其中又以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伽、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6大運動最為有效。參與研究計畫的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菀俞解釋,人在慢跑的過程中,全身都會鍛鍊到,以便消耗熱量。
林菀俞補充,游泳雖然也是熱門運動,但消耗的能量太多,又因身體接觸到冷水,容易激起食慾,反倒不利於瘦身;至於騎單車、氣功等運動,因為僅訓練到部分肌肉或關節,因此成效相對慢跑來說較小。
林菀俞也說,雖然先天遺傳約有4到7成的影響力,但後天生活型態的地位也舉足輕重,舉例而言,1年都沒有運動的族群,BMI平均增加3.13、體脂肪增加5.09%,而有慢跑習慣者BMI僅增加2.11、體脂肪3.89%。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慢跑,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醫師強調,建議心臟病患與醫師討論運動處方,避免心肌梗塞等風險增加,也希望民眾能養成運動習慣,一周5次每次30分鐘,達到說話會喘的程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