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新絲綢之路─全球化的歷史邏輯

2016-08-30 06:10

? 人氣

但金融最大的問題是,他的根基是商品。金融大廈高聳入雲,如果沒有商品的支撐,就如同空中樓閣,隨時倒塌。當中國不再滿足於商品製造,而要在其幾乎壟斷的製造業基礎上構建自己的金融大廈的時候,西方的空中樓閣,就開始搖搖欲墜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次貸危機,就是西方空中樓閣開始搖晃的開始。他們也意識到了這一嚴重的危機。因此打造一個更加堅固、牢不可破的金融秩序,並依此尋求新的商品製造基地取代中國,就是其全盤的考慮。TPP和 TIPP 就是這種目標的最佳方案。而中國,則試圖通過重建絲綢之路,來形成自己的貿易和貨幣體系。

海上絲絲之路,正是北京「一帶一路」之發軔。(百度百科)
海上絲絲之路,正是北京「一帶一路」之發軔。(百度百科)

新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與西方的「兩洋戰略」的本質區別是,新絲路延續的古絲路的精神,透過新的絲路形式(如高鐵)將亞歐大陸國家之間聯繫起來,形成互利共榮的商品貿易關係。而兩洋戰略則著重於透過簽訂協定的方式,形成全新的貿易規則與秩序。

兩種貿易模式,實質上是東西方截然不同的價值觀與現實的產物。對中國來說,由於其作為最大的商品輸出國和全球最大貿易國,新絲路主要側重於用新的絲路形式(如高鐵)將亞歐大陸各國緊密聯繫起來,形成並主導新的亞歐大陸商品貿易體系。而作為現行國際秩序的主導者,在現行貿易體系已無法遏制中國貿易主導地位時,美國或西方則希望通過達成新的協議以構建新的由其主導的貿易秩序,來抗衡或扭曲中國的亞歐大陸貿易格局。在筆者看來,新絲路戰略迎合的是亞歐大陸各國商品貿易和經濟發展的自然需求,而兩洋戰略則實際上是一種試圖人為抗拒自然力量的逆天之舉。勝負的較量,其實早已成定局。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畢業於浙江大學。長於兩岸問題、台海局勢、國際問題,長期致力於研究東亞民族史、近代中國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