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美國農業部發佈8月穀物供需情況,玉米價格隨即暴跌,甚至觸發跌停限制。這是因為近日襲擊美國中西部的水災狀況沒有想像中嚴重,因此玉米產量並未如預期減產,反倒稍微提高。結果就是玉米價格創下5月中旬以來的新低,3個月來的漲幅瞬間歸零。
一般而言,玉米價格的漲跌對美國經濟來說不算是什麼大新聞,但在中美打了一年貿易戰後,由於中國大幅減少對美國採購農產品,這讓花費時間打開中國市場的美國農民來說,當然受創甚大。2016年中國就買了214億美元的農產品,2018年卻減少到91億美元。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美國的大豆出口量又比同期減少7成,小麥更是減少9成。如今玉米價格又摔回三個月前的水準,美國農民自然叫苦連天。
問題是,這一切是誰造成的?
美國務農人口並不多,不過美國中西部的幾個農業州被認為是川普票倉,如果川普想要贏得總統連任,勢必不能放掉農民的寶貴選票。上次票投川普的伊利諾伊州農民莫爾就表示:「這次總統要投誰,會先看看民主黨候選人的農業政策再決定。」《日本經濟新聞》認為,由於大環境不理想、農產品又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不少農民都有「這次投別人」的盤算。
另一位伊利諾伊州農民詹姆斯則對《日本經濟新聞》抱怨,「許多農人都快破產了」。因為除了需求大減,造成產品價格下跌,今年的嚴重水患也讓許多人的心血泡湯,放棄種植的農民不在少數,無法償還農業機具購買貸款的人,也越來越多。川普對此當然不會坐視不管,美國政府2018年公布120億美元的救助方案,今年5月又發佈160億美元的救助措施,還暗示明年會繼續加碼。
問題是,這些錢沒辦法100%補償美國農民的損失。
美國農民不是第一次當砲灰
因為美國農民的債務處於近40年來的最高水準,此時以農產品做為代價跟中國大打貿易戰,更使農民破產的風險大幅提高。在美國農業部任職的經濟學家向《日經》證實,「農民的財務狀況確實正在惡化」。《日本經濟新聞》分析,美國農民不是第一次當美國總統的炮灰:1973年,尼克森總統禁運大豆,迫使高度依賴美國大豆的日本改向巴西求助,讓巴西坐收漁利;1980年,卡特總統對俄羅斯禁運小麥,同樣造成許多美國農民破産與農業大蕭條。
由於中美貿易戰目前還看不到盡頭,巴西與俄羅斯等農業大國早就蠢蠢欲動。芝加哥的穀物調查公司AgriSource說,巴西已經啟動農產品增產,除了大豆之外,明年玉米的出口也將超過美國。小麥出口量世界第一的俄羅斯,也規劃了700億美元的增產計畫,希望趁機佈局全球市場。此外,中國也通過農産品供應企業的多樣化,改變對美國的依存。這意味著當中美貿易戰結束,原先美國農民的客戶也不一定會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