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一定要「更新」才會更好嗎?都市發展的齒輪總是高速轉動,在傳統「砍掉重練」的觀念下,城市老了、舊了的部分被剷除,絲毫不見存在過的痕跡。但在南韓首爾,市政府近年來改採「都市再生」的思維,致力讓首爾成為過去、現在與未來共存的城市,以改建取代拆除,盡可能保留舊建築的原本面貌,卻又使原本破敗、沒落的地區重新被賦予生機,再度回歸市民懷抱。《風傳媒》記者在夏末秋初走訪首爾,帶讀者看見不同以往的首爾魅力。
落成於14世紀末的敦義門是朝鮮王朝時期「四大門」的西大門,佇立首爾關口超過500年光陰,曾被視為「首爾的入口」,卻在1915年遭日本殖民政府以擴建道路為由拆除,古城門從此只餘殘跡。隨著首爾發展重心流轉,原本定居在城門附近的民眾也陸續搬離,使社區從此淪為空蕩蕩的「幽靈村」。
延伸閱讀:在「南韓的光華商場」上一堂歷史課 沒落商店街如何重獲新生?
今年4月,在首爾市府「與其拆除老舊建築,不如與城市的過去共存」的都市再生政策下,整個社區被原地保留,幽靈村搖身一變、以「敦義門博物館村」的面貌重新誕生,凝縮首爾1960、1970年代的時代風貌,成為老首爾人的「記憶博物館」,承繼這座城市百年來的歷史與變遷,與市民一同邁向未來。
看見首爾1970年代的日常
踏進博物館村聚落,時光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無論是保留傳統格局的理髮廳、照相館或者是貼著復古電影海報的戲院,都能讓人一窺首爾常民在70年代的日常生活。只有牆面上紀念南韓抗日「三一運動」的壁畫,以及畫前舉起槍拍照留念的孩童,隱隱透出當下日韓關係的緊張。
但與許多類似復古景點相比,敦義門博物館村的特出之處在於,園區內共有9個文化空間及16個體驗設施,戲院轉為表演場地、照相館裡真的有攝影師,在仿古場景中為遊客拍攝沙龍照,而在娛樂室內,擺放的更是曾風靡台灣的「快打旋風」電玩機台,讓遊人重溫格鬥滋味。遊客來此不只是走馬看花、拍照打卡,更能透過「沉浸式體驗」,懷想街區居民在此生活的時光。
延伸閱讀:高架橋成空中花園、垃圾山變情侶約會聖地、前軍事禁地吸Running Man拍攝……直擊首爾都市再生魔法
首爾市的「百年大計」
導覽人員指出,在居民全數搬離之後,首爾市政府原本規劃拆除此處現存建築,並改建為社區公園,但市府之後認定,這裡是漢陽(首爾古名)西城門發展的第一個街區,頗具歷史價值,更蘊含近代首爾市民的生活和記憶,市府最終在2015年決議將村莊原有形態保留、修復現有建築,並增建韓屋設施。導覽人員形容,敦義門博物館村是首爾市府的「百年大計」,讓後代的子子孫孫都能見證舊時首爾的風華樣貌。
在敦義門博物館村的街道間漫步,被一間新開幕不久的咖啡店吸引目光,老闆南根祐告訴《風傳媒》記者,自己在當地住了50年之久,兒子也在這裡出生、長大,看到街區以博物館村的面貌重生,令他與有榮焉。
回到故土開起咖啡店的南根祐說,這塊地域曾代表著大韓民族被殖民的悲傷過往,但西大門一帶現今則成為IT產業聚落,成為國家發展的火車頭,過去的歷史與城市的未來在此融會。南根祐眼神發亮地說,他和他的咖啡店將在這裡,伴隨敦義門博物館村「帶著過去,開啟未來。」
敦義門博物館村
地址:首爾鐘路區松月路 14-3 (近地鐵西大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