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示威持續延燒,示威者手舉「香港不是中國」的標語、破壞五星旗、塗汙中國國徽等舉動,更讓北京當局氣急敗壞。曾駐港多年的《紐約時報》記者希金斯3日撰文指出,港人過去將香港視為大中華敘事下的一部份,認為香港無論在血緣、文化、經濟上,與中國內地都擁有密不可分的聯繫,但自香港回歸中國以來,民心對「祖國」的情感卻越來越疏離。希金斯認為,港人對中國的漠不關心與輕蔑,才是北京當局未來治理香港的最大威脅。
希金斯(Andrew Higgins)回憶,他在近40年前取道香港、前往北京學習中文,在香港車站購入的《七十年代》雜誌,成為他認識中國政治、文化與思想的窗口,也讓他深刻感受到港人當時對中國充滿的熱情與好奇。不過,希金斯近日在闊別數年後重返香港,卻發現消失的不只是《七十年代》和銅鑼灣書店,還有香港人對中國抱持的特殊情感。在香港政商領袖與北京的關係愈發緊密的同時,香港民心的走向卻背道而馳。
“'Loving China,' he said, became synonymous with 'loving the party,' something he and most people in Hong Kong don’t want to do. 'I used to be a patriot. But of course I am not a patriot now.'”https://t.co/6jg3WbNsgn
— Chris Horton 何貴森 (@heguisen) September 4, 2019
「對香港年輕人來說,中國和辛巴威沒有差別」
希金斯指出,無論是公然綁架書店老闆,抑或打壓香港批評中國的言論空間,都在在顯示中共當局加強管控香港力道、防止香港成為外國勢力「顛覆基地」的努力,但卻導致了北京絕不樂見的後果—港人對中國的疏離。
《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創辦人李怡告訴希金斯,這種不再在意中國的趨勢,尤其體現於香港年輕一代身上:「他們根本對中國不感興趣。」83歲的李怡說,牽涉中國的話題,如今已不能激起港人熱烈討論,只能說是漠不關心或不屑一顧。資深記者廖建明則強調,香港年輕人並不想與中國扯上任何關係,「他們對顛覆中國的興趣,可能與顛覆辛巴威的興趣差不了多少。」
中共並未走向自由民主 港人大感失望
希金斯強調,香港在中國近代發展史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港人的中國認同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有增無減,許多港人更真心相信,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重點將是香港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中國,「但如今再也沒有人這麼想了。」希金斯甚至指出,英國殖民者使用與港人不同的語言、對香港文化知之甚少,但北京官員也是如此,他們與香港人民之間的距離,並不比英國殖民者接近。
現居美國的《開放雜誌》總編輯金鐘指出,儘管中國取得的經濟成就有目共睹,但港人對中國的期望,已被日益強烈的抗拒所取代。金鐘表示,香港民眾數十年來反對中國當局的一黨專政,情況如今卻惡化為「一人治國」,「每個人都感到失望,(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在乎中國?(在乎中國)還有什麼意義?」
愛中國不等於愛中共 李怡:我不再是愛國者
希金斯指出,雖然在外國人眼中,香港使用的漢字、墓碑上的中國祖籍,以及販賣各地中國菜的餐廳,無疑都是香港依然「很中國」的縮影,但對於許多港人而言,這些文化痕跡並不代表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就像台灣珍藏著豐富的中國藝術品,也不等於這座島嶼現在屬於北京當局。」
李怡表示,港人的中國認同不斷消逝令他十分痛心,但他認為這是中共自作自受—過去批判中國的香港人一向以愛國者自居,但中共當局卻將這群人視為仇寇,港人對中國將逐漸走向開放的期望更一再落空。李怡說,如今「愛中國」已演變為「愛中國共產黨」的同義詞,這是大多數港人不願意見到的局面:「我過去是個愛國者,但現在當然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