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日、韓爭端中,消極以對,無疑為習近平對日、韓的外交創造機會。7月22至3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27輪談判在大陸鄭州舉行。無獨有偶,8月2至3日,RCEP部長會議隨即在北京舉行。此兩項會議旨在實現於今年底完成RCEP談判之進程。與此同時,第20屆東協與日、中、韓(10+3)外長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除強調要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及自由貿易、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外,亦提出10+3加強合作的6點建議,宣誓推動年內完成RCEP談判,加速建置日、中、韓自貿區。
此外,8月10日,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與日本外務事務次官秋葉剛男在日本舉行睽違7年的日中戰略對話,以增進雙方政治互信,為日、中友好奠基。大陸外交學院日本專家周永生表示,戰略對話有助於摸清對方對雙邊、區域及國際問題的看法與態度,為習近平訪日奠定政策基礎,找到政策的契合點。早稻田大學現代中國研究所所長青山瑠妙亦認為,日、中身為亞洲大國,就各種區域問題交換意見,對於亞洲的穩定非常重要。日、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為動盪不定的世界增添符合時代潮流的積極因素。
在美、中貿易爭端仍陷僵局之際,中國大陸積極佈局多邊自由貿易體制,與川普「美國第一」下的雙邊架構拼場,並以此創造對美貿易談判之槓桿。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教授張蘊嶺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要價很高,此或也許對RCEP的談判為利多,若中國大陸能夠為RCEP拿出高水準的開放清單,即能產生牽引效果。在川普執意的「單邊主義」下,RCEP具有重構東亞製造網絡,與美國單邊主義分庭抗禮的作用。
除RCEP外,《日中韓FTA》為東亞談判中另一重要多邊自由貿易機制,且是項自貿協定談判始於2010年,其間不僅始終未受日、中、韓間的外交齟齬影響,2011年,三國合作更邁出一大步,在首爾設立合作秘書處,機制化日、中、韓三方合作。日、中、韓為東亞區域的經濟核心,經濟量體直追美國,北京更視此為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的灘頭堡。
為實現《日中韓FTA》,北京期將「日中韓峰會」常態化,8月21日,日、中、韓外長聚首北京古北水鎮,磋商峰會具體議程。8月22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日、中、韓外長共同舉行會談,會談中,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表示,希望三國開展面向未來的事務級合作,並與王毅保持溝通,以為今年的三國峰會做準備。此外,日本亦希望為迎接來年春天習近平到日本進行國事訪問做好準備。
在日韓關係陷入1965年建交以來最低潮之際,北京拉起日、韓,推進東亞多邊自貿體制,其間,日、中、韓間的三組雙邊關係亦有機會因之步上正軌。相較於華府,北京堅持多邊的戰略定力略勝一籌,蔡英文「對美一邊倒」恐使臺灣成為東亞整合中的孤雛。
*作者為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理事,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