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觀點:觀光產業走進死胡同 其來有自天註定?

2016-09-27 07:10

? 人氣

比桃機二航廈晚動工卻早啟用的香港赤鱲角機場。(匯駿顧問公司官網)
比桃機二航廈晚動工卻早啟用的香港赤鱲角機場。(匯駿顧問公司官網)

從機場到人才,全面與國際脫軌

譬如,台灣很早便准許外資來台投資興建國際星級酒店,但是,卻不准藍帶學院來台設立分校,不准國際級廚師來台執業、授藝,所以台灣對於自個兒的美食小吃很是驕傲,卻無法擠進世界美食的舞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再譬如,台灣長期不開放外國合格教師來台授課,英文補習班裡充斥著盡是不合格的語言教師,甚至還有滯留台灣的國際觀光客客串講師的。至於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乃至於泰文、印尼文、馬來文、越南文的教習,壓根兒屬於沙漠地帶。語言教育的閉塞,連帶地使得導遊的語言專長,集中在國語、英語和日語,酒店櫃台也沒有足夠的語言人才,寄望南向西進,吸引歐美以及東南亞、中東的觀光客源,豈非夢幻?

吸引特定國家與地區的觀光客,絕非有幾位專精該地語言的導遊,便可達標。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對該國及地區的文化有深刻了解?吸引穆斯林的觀光客?試問,台灣有多少合格的屠宰師和屠宰場?有無足夠的清真餐廳?有多少觀光旅館設有供穆斯林旅客做禮拜的設施?房間裡有無指向聖城麥地那的標記?更露骨地說,台灣長期輸入越勞、印傭、菲傭,難保沒有歧視這些國家人民的心態,如今要台灣人反轉過來服務這些國家的觀光客,又豈是容易?

再舉一例。台灣哈了很久的國際娛樂中心(帶賭場的Resort),遲遲不能落實;固然是因為國內衛道人士反對,以及立法流程的牛步化,關鍵因素還是心態閉鎖,容不得外資(包括港澳資金和陸資)、技術及人力資源進入台灣市場。最終,國際資金過門不入,台灣打造國際娛樂中心的時機也錯過了。

20160728-酷熱.炎夏.高溫.陸客團.觀光客.(陳明仁攝)
酷暑中的陸客團,或許明年的夏天不會再看到他(她)們?(陳明仁攝)

陸客不來,台灣之「失」即他國之「得」

觀光產業是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服務業,最重人才與專業(技術),而全球頂尖的人才與專業技術一定是流向最開放的市場,最開放的市場,一定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而競爭激烈的市場,即使不是薪資最高,也是薪資較高的市場。由此觀之,台灣薪資長期偏低,病灶便在於長期的不開放。不開放、缺乏競爭、薪資偏低,三者形成了螺旋向下的惡性循環,台灣的觀光產業自然要走向困境了。2014年,太陽花運動阻擋了兩岸簽署服貿協定,象徵著台灣的鎖國心態和不開放已達頂峰,也暗藏了台灣服務產業日薄西山的啟示錄----台灣竟然害怕和中國大陸服務業競爭,那台灣還有甚麼競爭力可言?

觀光產業是一個和鄰近國家地區相互競爭的產業。陸客不來台灣,還是會去其他地區觀光旅遊;台灣的「失」就是他國的「得」。當陸客不來台灣時,其他國家地區的觀光客會選擇台灣嗎?陸客不來台灣,台灣的替代方案是甚麼?如何能填補40%到55%入境旅客的「差額」?台灣的觀光產業究竟有沒有足夠的競爭力?

顯然的,答案是否定的。

那麼,如何挽救台灣觀光產業(鏈條)免於崩潰?

答案很清楚,我就不多說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系列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朝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