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開學,媒體總不忘追問、報導那些再無新生入學的小學有多少,沒有例外的是數量總是增加;更讓人意外的是:上半年台灣死亡人數超過新生兒人數,算是台灣人口史上首度出現,從近20年的少子化趨勢,到今日出現的「生不如死」,台灣人口危機加速又加劇。
10多年前,已經不時可看到媒體報導,某某偏遠地區的小學,校長加老師人數比學生還多,或是某小學應屆畢業生剩一人,獨領從縣長獎、議長獎、校長獎….等諸多獎項滿載而歸等之新聞。
之後不少人數過少甚已無新生入學的小型學校逐漸裁撤,即使如此,現在還是看到類似學校持續增加─今年全台有10所小學無新生報到、39校僅1人入學,去年這個數字分別是7校與34校,全台2500多所中小學中,有3分之1是全校不到百人的「迷你學校」,學校「萎縮症」持續蔓延中。
小學入學人數減少,是延續數十年的少子化,但反應在整體人口結構上的「死亡交叉」,則是今年上半年才首次出現。根據內政部在8月初公布的數據,上半年全台有8萬8,098人死亡,同期新生兒數只有8萬5,961人出生,死亡人數多過出生人數,這是台灣人口自然增加史上首次出現負成長。
如果趨勢不變,今年全年的人口自然增加史將出現首次的負成長;雖然藉著外來人口的加入(移民、外配等社會性增加),整體人口未必在今年就衰退,但也不必等太久,根據國發會人口模型的推估,2022年起台灣開始人口負成長期。
這代表什麼意義?不提20多年前每年30多萬、甚至更早時的40萬新生兒時代了,回頭看過去10年每年的新生兒數字,最低為16.6萬,最高為22.9萬,10年中有4年超過20萬人、另外4年19萬餘人,大體上我們可以說,每年新生兒人數「約20萬人上下」,不過,以後連這句話都不能說了。去年新生兒數已出現18.1萬人的低點,今年應該會低於此數字;而依國發會的推估,未來新生兒數別說要見「2字頭」難,連18萬這個水平都已不易達到。
台灣出現少子化現象的原因,各界討論了幾十年,還是難有定論─經濟派的人說是因為經濟不佳所得差,讓年輕人不敢生,因為養不起;社會派的說從政府到社會對撫育小孩的支持度太差,才讓年輕人不想生;當然,還有文化派的認為那就是一種社會文化的影響,傳統文化中的傳宗接代等思維已消失等。
很可能每個因素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真正的原因可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過去十多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各種鼓勵生育政策無一奏效,國外的案例也是如此,雖有少數國家成功拉回生育率,但大部份國家都是下去就難上來。因此,低生育率、「生不如死」、人口老化等都是註定要來、不可能回頭的趨勢,不要說早年每年40萬新生兒的盛況不復再見,連30萬、甚至20萬人都看不到。這些影響會在未來十多年逐漸發酵,同時深深的影響台灣社會的每個人。
人口老化最後到負成長,對台灣的經濟、消費需求、資源移轉等,都會有影響。原本年輕國家在經濟上可享受到的「經濟紅利」,台灣只剩下不到10年,未來經濟低成長將成常態;消費需求則是從兒童移轉到老人,嬰幼產業、教育一劑藥相對不如老人需求與照護產業。至於房地產,除非有台灣之外的需求產生,否則台灣人口減少之際,房地產的自然需求一定減少。
對政府而言,雖然還是可以努力推出一些鼓勵生育的政策,但對其效果恐怕不能寄望過高,倒是如何考量未來10年甚至數十年的人口結構變化,在資源分布與政策上預先因應,才是政府該多著力與思考之處。
20多年前,政府未能預見少子化趨勢,反而投入大量資源擴充高教,今日已嘗苦果。而在現在人口負成長已經近在咫尺時,政府在公共建設投資上也該有所調整,繼續砸數千億元在各縣市搞軌道建設,是否正確、划算與否,也該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