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豬不可能一夕成長,香港大和資本市場公司(Daiwa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告訴《南華早報》,養殖場的豬隻一般必須生長到12至14個月才能被屠宰,因此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才能逐漸恢復中國的豬肉市場供需平衡。國基資產控股公司(INTL FCStone)則預估,中國豬肉產量可能需要7年才能回復至5000萬噸的平均水準。
非常時期,釋放豬肉戰略儲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中國至少有4個地方省市政府已動用了國家的冷凍豬肉戰略儲備,緩解約1億3000萬人口的豬肉需求。海南省政府將投放4000餘噸豬肉到市面上;廣東省當局計畫中秋、十一期間,投放省級凍豬肉儲備3150噸;山東省濟南市上周宣布在十一前後釋放1500噸豬肉;廣州市將按低於市場價10%,投放1600噸儲備凍豬肉。
中國政府自1970年代起建立豬肉戰略儲備方案,用於應對國家面臨緊急狀況時穩定肉品價格,除了冷凍豬肉戰略儲備之外,還有生豬戰略儲備,當牲畜數量嚴重短缺,政府可以直接配送豬隻給農民。中國並未公布戰略儲備的數量有多少,萬聯證券分析師溫晨(Chen Wen,音譯)告訴CNN,儲備量可能多達數十萬公噸。
4個地方省市政府還沒有動用到中央級豬肉戰略儲備,中央級的儲量只能用於更嚴重的全國性豬肉短缺。根據中國商務部,北京當局上一次動用到中央級儲備是在今年農曆新年假期,為了讓14億人口過上歡樂的好年,共釋放約1萬噸豬肉儲量。
增加雞、牛生產,替代肉品仍價格大漲
中國也試著增加其他肉品的生產量,今年雞肉供應量將增加8%,而牛肉則可能增加2%。大和資本市場公司專家指出,由於替代肉品的需求量暴增,所以中國牛肉、羊肉的價格在1年內上漲12%,8月牛肉價格更飆至歷史新高,達到每公斤人民幣70元(約新台幣306元)。
豬肉進口量多3倍,影響國際市場價格
《華郵》指出,為了填補國內供應空缺,中國今年的豬肉進口量預計增加近3倍。中國進口豬肉多半來自歐洲國家,但也有一些來自美國,成為中國對美貿易戰的額外壓力。中國8月初向美國購買1萬2000噸豬肉,創下近兩個月新高,然而隨著北京9月1日向美國進口商品實施新關稅,中國進口美豬的稅率高達72%,因此中國方面取消了不少筆美豬訂單。
中國出現的豬肉供給缺口,再加上南韓、越南、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市場同樣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導致國際豬肉價格均上升。荷蘭合作銀行公布的「5國豬肉價格指數」(中國、美國、歐盟、加拿大、巴西等全球5大市場),在半年內已上升34%,顯示多國豬肉價格都因此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