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借用歷史唯物論的觀點檢視民進黨在台灣的發展之路,在不同階段都能發現到不少饒有風趣的詰問。創黨之初,為反威權專制、爭取勞農權益,意識形態偏左的民進黨,在民主化與政黨開放競爭的過程中逐步獲取政治實力,而在執政之後,是否依舊保有其左翼價值的硬核?進一步來說,民進黨在2000年首度執政之後,被外界抨擊甚深的是其漸向資本家靠攏的作為,復刻了國民黨執政時的政商關係,並且起了台獨的熱灶。民進黨這樣的路線選擇究竟算不算罔顧甚或背叛其左翼價值的初衷?以下我們便從價值核心與行動實踐的角度,評析在台灣政治發展中極具歷史地位的民進黨創黨30年來的歷程與糾結。
台灣政治秩序中的民進黨
台灣政治發展,就其政治秩序的主軸可以區分為3個階段,追求民主化的台灣(1986年至1996年)、爭論認同政治的台灣(1996年至2012年),以及正視階級、分配政治的台灣(2012年迄今)。而伴隨這3段不同的政治主旋律,其轉換也表現在民進黨自身路線的變換上。
左傾路線轉向國族認同
首先從大的分析框架看待民進黨的發展,自1986年成立之初,配合全球政治自由化、民主化風潮,民進黨在台灣內部積極地挑戰國民黨的威權統治,經過幾度街頭抗爭,以及與國民黨多次的博弈後,最終促成了蔣經國開放民主以及台灣各級選舉全面開放競爭。相較其他同期新興民主國家爭取民主化的過程,台灣的民主化過程顯得十分平和、順暢,因此贏得「寧靜革命」的美譽。回顧第一波追求民主化期間的民進黨,儘管黨內高唱台灣主體意識、台獨意識的人也不少,但1990年代的台灣,首重的政治議題在反威權、爭民主,民進黨並不優先高舉台獨旗幟作為政治市場的號召,而多以反國民黨威權作為歷次選舉的最大主張。事實上,草創期間的民進黨內部,其成員兼容統派與獨派,並非是「天然獨」的政黨。
一直到1996年台灣首度舉行總統直選,民進黨迎回美國歸來的台獨大老彭明敏擔任首屆民選總統的黨籍候選人,此刻的民進黨才開始逐漸由最初「左傾」主張與意識,移轉重心到台灣國族認同的辯論上,民進黨開始被外界視為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黨。直到了2000年總統大選,得益於國民黨陣營分裂,民進黨才在陳水扁的帶領下,以14年黨齡之姿首度取得執政權,正式開啟台灣新的一波追求自我認同、尋求國家定位的政治主軸。
這是民進黨路線的第一次分岔,當選舉成為有規律的政治常態,2000年後民進黨在歷次地方與中央大選中反覆操演的政治訴求,已不再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反威權、為「階級奮鬥」的政治主張,而是漸漸演變為具有民族政黨意味的政黨。是以,從具有左翼理想政黨轉向成為民族認同政黨,是民進黨路線的第一次核心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