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衰是兩岸關係論述與做法缺乏戰略高度,反讓自身陷入泥淖進退失據。
去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對於兩岸議題以「維持現狀」自許,並以「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為標的。或許蔡英文所論兩岸關係的「維持現狀」,是說給美國人聽,言明自己不會是兩岸關係的挑釁者。然而蔡英文不知,兩岸形勢已今非昔比,要「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勢必要居兩岸關係主導地位,然而以各自國力與相互需求多寡?這「維持現狀」不僅是虛言,更是讓自己入陷九二共識的泥淖,進而使馬政府擺脫傾中賣台的疑議。
就中共而言,對於統一台灣,不僅明載於其憲法,相關策略與作法更明訂於2005年頒布的《反分裂國家法》,在其和、戰兩手策略,加以馬政府執政,八年來就交流面向與密度,在你到我家來,我到你家去,雙方業已是進入「纏鬥期」。換句話說,在這相互影響之下,其結果不是我們影響了中共改變了其政體?讓雙方同而共存,就是中共併吞了台灣完成其歷史的統一大業。
而對於執意一統台灣的強國?兩岸纏鬥就好比是瘦小者與高大者相互間的角力,瘦小者唯有下盤穩固,在貼近之下,才能鑽隙勝取。否則下盤不穩,貼近是自取滅亡,拉開則是對於對方攻擊將難以招架。而國防與國安的堅實以及全民一致的國家目標與願景,就是下盤穩固的兩條腿。國安與國防固若磐石,中共就不會冒然以武對台,全民有一致的國家目標與願景,中共就會重視你,政府就有跟中共對談周旋的本錢。
然而英政府只知九二共識的冷處理,對於兩岸往來既無清晰的整體戰略指導與靈活的戰術運用,執政以來在意識形態治國之下,揭櫫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等改革大旗,使原可凝聚的民心,形成了不安與對立。今年七月份蔡英文以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兼民進黨黨主席身分,在該黨全代會的會議場合,當黨代表提出「撤廢中華民國」,而身為黨主席的總統,竟裁示交中評會研議?
其實在開會之前,媒體輿論已紛傳該黨黨代表將有此議題時,筆者曾就蔡英文可能之處置預擬三策。上策是透過派系,甚至該黨中常會時親自接見提案人,曉以國家處境及媒體已代為發聲,進而疏處提案於無形。中策是當提案於會議提出,剛好以總統身兼黨主席身分,說明國家主權與立場。因為要想與中共謀合,九二共識可以冷處理,然而中華民國卻不能棄之如敝屣?否則連僅存的互信都沒有?更有何現狀可以維持?下策則是刀磨兩面光,以拖待變。而結果蔡英文竟然是採取了下策。
其實諸如此類不甚枚舉,如前此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議的「廢國父遺像」?民進黨前不分區立委顧立雄對焚毀國旗,歸諸於應屬言論自由?當年金改革卻不能從自宮作起?去蔣化的意識形態鬥爭,美其為轉型正義?當此國內國事紛擾之際,毛澤東所謂「天下大亂,形勢大好」,中共豈不正好可以好整以暇,趁隙對台灣加速統戰與滲透?處此之際,語詞眩惑自以為是的「維持現狀」?只是不切實際的「刻舟求劍」?而所謂的「一致性」與「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於今觀之實不啻是笑話一樁。因為兩岸如今聲息相通,中共對台灣的掌握,遠甚於民進黨政府對中共的了解。縱使再有華麗的詞藻,若欠缺對歷史的包容與諒解?又將如何在形勢的現實下巧渡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