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北韓議題上,川普壓根就不期待能夠立即和金正恩達成「去核化」的具體協議。他已經和金正恩見面三次,過去兩年,平壤未再進行核武試爆與長程洲際彈道飛彈試射。川普自豪他已做到前任美國總統不可能完成的外交成就,這就足夠他在連任選舉前「消費」。
今年六月底,川普在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後,突然轉往南北韓停戰線的板門店,與金正恩進行「川金三會」。當時波頓還被刻意支開派去蒙古,陪伴川普的是以龐佩歐為主、較忠誠聽話的幕僚群。關鍵就是波頓堅持己見,強烈建議川普應該中止川金會談,要平壤承諾「完全的、可驗證的、不可逆轉的去核化」,否則美國應著手策畫「軍事入侵北韓的最壞準備」。
川普原本接受波頓建議對伊朗進行空襲,最後卻因其他鴿派幕僚的反對而臨時中止,波頓深感背後被捅了一刀,種下萌生去意的念頭。就在波頓去職沒幾天,九月十四日沙烏地阿拉伯油田遭到據稱是葉門叛亂組織出動無人機攻擊,讓川普政府不得不公開指控伊朗在背後指使。原本川普計畫在九月聯合國大會期間與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上演一場「看似和解」的戲碼,也因這場突發事件而取消。此時的波頓應該感慨萬千。
「口譯哥」仍能直通主要對台決策者
至於波頓去職對台美關係的影響如何?目前看來大局不會出現重大政策變化。白宮國安會主掌對台政策者,包括亞太事務資深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負責中國、蒙古、台灣事務的簡以榮(Ivan Kanapathy)、負責印太戰略的葛雷(Alex Gray)等中生代官員位置應該不致受到影響。包括台灣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口譯哥」趙怡翔在內的外交官都能直通這些主要決策者。
關鍵在於川普口袋裡的新任國安顧問是誰。更重要是,李大維應該盡快於台灣大選前後,與波頓的接替人選啟動台美國安高層的對話。